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耳内窥镜在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耳内窥镜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意义,采用国产天松牌耳内窥镜及配套的进口视频设备,在电视监视下对41耳进行鼓膜修补并检查中耳腔内病变。随访一年,39耳痊愈,手术成功率为95.12%。耳内窥镜与显微镜相比景深大,视角广,操作简便灵活,配合图像监视系统能获得清晰放大的图像,手术成功率较高,在鼓修补及中耳检查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完善鼻内窥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 1993年2月至2002年6月住院的临床及病理诊断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48例,其中30例有1~4次前期经鼻或鼻侧切开手术史。37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经鼻肿瘤切除术;11例患者肿瘤侵及中鼻道、上颌窦口和部分或全部筛窦外,同时广泛侵及上颌窦内采用鼻内窥镜经鼻肿瘤切除,同时在内窥镜下经上颌窦前壁或下鼻道开窗联合径路肿瘤切除术,全部病例随访10~36个月。结果 48例中1例术后复发,47例未复发,治愈率97.9%。8例(16、7%)术后换药期间发现术腔局部出现瘤样组织,病理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内窥镜下以YAG激光处理局部创面,随诊18个月,未再发现有瘤样组织。结论 辅以YAG激光治疗的内窥镜经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该术式避免了面部疤痕,但对肿瘤已广泛侵及上颌窦内者宜采用联合径路术。  相似文献   
3.
主观性耳鸣又称自觉性耳鸣,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上比较棘手。本科1996年12月一1998年7月采用S9818声信息治疗仪联合药物综合治疗主观性耳鸣116例(156耳),并以单纯药物治疗48例(65耳)作为对照,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声信息治疗组:男61例,女55例,年龄10-74岁,平均44.5岁;病程3d-l年半;重度耳鸣(任何环境下很强持续耳鸣音,难以忍受)28例,中度耳鸣(一般环境下均可听到耳鸣音,使人心烦)54例,轻度耳鸣(安静环境下稍有耳鸣)34例;其中不明原因耳鸣40例,伴突聋对例,伴中耳炎对例,伴噪声性聋…  相似文献   
4.
温太佩  李亶  谢清梅 《贵州医药》2004,28(8):708-709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是引起小儿听力减退、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且与成年后的粘连性中耳炎关系密切。为了探讨治疗小儿SOM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7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耳内窥镜下Nd:YAG激光鼓膜造口引流及相关处理治疗小儿SOM30例,并与同期36例行鼓膜置管术患儿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和鼻腔填塞对患者术后症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25例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排除其他鼻部疾病和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入院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机接受缝合(13例)或者填塞(12例),比较术后第一天症状(鼻部头部疼痛和睡眠情况自我评分),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缝合组较填塞组术后头部和鼻部疼痛有明显减轻,睡眠显著优于填塞组(P〈0.05)。两组均无观察到鼻中隔血肿、脓肿和穿孔。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d(1—3d),填塞组为2.7d(2—4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黏膜瓣缝合可作为鼻腔填塞外的另一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筛前神经射频阻断治疗鼻睫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睫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鼻根、前额疼痛,常伴有眼痛。我们自1996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前筛房开放筛前神经射频阻断术治疗鼻睫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19~60(平均32....  相似文献   
8.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鼻腔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它主要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易并发具窦炎、中耳炎、咽喉炎。临床上有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剂注射、冷冻、电烙术、激光气化及下鼻甲部分切除等方法。我们自1996.06至1998-10采用鼻内镜下下界甲粘膜下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满意效果。工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40例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其中17例因鼻中隔偏曲而致一例下鼻甲代偿性肥大;伴具窦炎13例。l‘2手术方法采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微创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施行鼻内窥镜下手术 ,术中配合使用电动吸切器切除肿瘤 ,术后随访 12~ 60个月。结果 全部 2 5例均在鼻内窥镜下一次完整切除肿瘤 ,2 5例中 2例分别于术后 12个月和 16个月内复发 ,其余 2 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使用鼻内窥镜微创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不仅对病变局限者有效 ,对病变广泛侵犯后组筛窦和蝶窦者亦有较好疗效。但对瘤体广泛浸及上颌窦或额窦者宜采用联合径路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腔冲洗及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采用每天鼻腔冲洗及定期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6个月;根据慢性鼻窦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38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Lund-Mackey鼻窦CT评分治疗前为(7.37±1.44)分,治疗后为(3.23±1.07)分,VAS评分治疗前为(8.21±1.57)分,治疗后为(3.01±1.16)分,两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及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