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诱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的危险因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50例确诊为AMI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25例对照组病人发病危险因子,采用常规的功能制护理;分析25例实验组病人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子,在病人入院后的不同时期,适时给予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结果年龄大、高血压、吸烟、酗酒、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AMI的主要危险因子,发病率从14.0%至82.0%,针对上述因子的干预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再梗死,心功能障碍及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起了较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已得到明确肯定。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目前多以药物治疗及肺康复治疗为主。我们对4例COPD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门诊进行为期1年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患者肺康复方面所起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涂远香 《现代医院》2012,(Z2):90-92
目的探讨经面罩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38例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密切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患者成功撤机出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为89.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低氧血症和CO2潴留改善明显,疗效显著。护理人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紧急准备,提高护理水平是保证无创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的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