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工作中有时使用骨科或其他临床手术科室的常用器械和电动工具,往往这些器械或工具都很昂贵。因不是经常使用购买了必然造成浪费,经多年努力,借鉴其他切割作业的工具,寻找到了一件价廉物美的减轻标本制作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An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AED)于1838年由Widderburn首先报告,1929年由Weech命名,1981年滕泽重树复习了1883-1979年间报道的114例,并根据其遗传方式将本病分为4型。其中,有典型症状的性连锁隐性遗传男子型占54.4%,为主要型(即X—Linked recessive A E D christ—Siemens综合证)Crice等(1977)总结了以往报道的AED皮纹学改变,其中包括了皮纹嵴变平,轴三叉点t离心性升  相似文献   
3.
一、胎尸血管的有色液灌注胎儿尸体较之成人尸体容易收集,将有色液灌入胎尸的动脉和静脉内,可做教学标本的补充,也可做胎儿血管的研究。在有色液中添加 X 线遮光剂作 X 线摄影,做对照解剖,对教学科研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方法简述如下:1.从胎儿尸体胸骨正中纵向切开,剪开心包,钝性分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于近心  相似文献   
4.
解剖学第二课堂的开展与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研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之中,理解、巩固所学理论,增强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其基本科研运作水平[1].为此,我们建立了回归基础的学习--解剖学第二课堂.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自我动手设计和制作标本,同时,从中选拔一部分学生参加科研小组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胎儿的胸腺比较发达,因而动脉供应也比较丰富。青春期后,胸腺逐渐退化,相应血液供应也显著减少。因此,在研究不同年龄胸腺形态结构变化的同时,研究胸腺动脉的供应情况以及变化,对于年龄解剖学来说,是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的。胸腺的动脉来源,一些解剖书上都提得很简单,饶志仁在研究心包动  相似文献   
6.
拓展素质教育——解剖学第二课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贯彻“强化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十六字方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PBL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加大实验比重,促进学生在自学能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建立了回归基础的学习——解剖学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7.
外侧肋动脉     
外侧肋动脉(Lateral Costal Artery)是胸壁的一支常见变异动脉支,同时也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变异动脉支。Hepburn,D(1899)把它称为乳房内动脉的外侧胸廓支。Kropp,R.N(1951)称之为乳房内动脉的外侧肋支,并指出许多作者对该动脉有不同的命名,如外侧肋支,外侧乳房内动脉,肋后动脉,副乳房内动脉,外侧胸廓内动  相似文献   
8.
1.用成人脾16例,胎儿及小儿脾40例,共56例,用剥离,X线摄片、腐蚀等方法研究脾动脉的节段性分布。 2.脾动脉的一级分支,分为上、下二终动脉的有51例,占91.07%;分为上、中、下三终动脉的有5例,占8.93%,56例脾动脉中,单独有上极支的14例,占25%。单独有下极支的15例,占26.79%。同时有上、下极支的5例,占8.33%。这样,56例脾动脉中,共有上极动脉19例,占33.93%,下极动脉20例,占35.71%。 3.根据终动脉的分支及较粗大的上、下极动脉的分布,可以将脾动脉分为四型。其中四段型最多,有28例,占(?)0%;五段型次之,有19例,占27.5%;三段型7例,占12.5%;六段型2例,占3.67%。  相似文献   
9.
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末端(中国人体质调查1986.352例)占L48%,胸导管注入右静脉角(中国人体质调查.1986.411例)占0.66%,而两种变异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则尚未见报道,作者在解剖时发现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20只沙土鼠,雌雄各半,在中断双侧颈动脉血流20分钟,养活1周及1月。其中有8只的脑缺血后海马CA_1区在光镜下观察未见明显的缺血性改变。进一步取背侧及腹侧海马的CA_1区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CA_1区锥体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大量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增多,线粒体固缩以及脂褐素增加。此外,还观察了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