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2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初期开展瓣膜外科治疗所应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全组除1例为主动脉右瓣冠脱垂外,其余22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共有二尖瓣病变19例次,主动脉瓣病变15例次,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11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MVR)采用右房—房间隔入路,多数采用2-0 prolene 线连续缝合,主动脉瓣膜替换(AVR)采用主动脉根部切口,采用双头带垫间断褥式缝合,必要时可间断单针缝合。双瓣膜置换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 Devega 术或置环成形术(TVP)。合并 CABG 患者先在体外循环下行桥血管远端吻合,再行瓣膜置换术,并行循环下进行桥血管近端吻合。结果术后心脏21例自动复跳,2例心外膜除颤后复跳,术后再次开胸止血 1例,房间隔切口裂开1例,呼衰及精神症状 1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心超均未发现瓣周漏。术后全部随访至今,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充分术前准备及正确围术期处理,术中积极保护心肌和左室功能,正确处理合并症,可明显提高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用消心痛、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参附胶囊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2组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客观指标血流变、血脂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粘度明显下降,低切状态下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用药前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对照组血脂在用药前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联合疗法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vor-Lewis术中盲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Ivor-Lewis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病人19例,均采用盲置空肠营养管。主要步骤包括:(1)经腹游离胃;(2)食管肿瘤切除和胃食管胸内吻合;(3)在巡回护士协助下,术者经食管裂孔盲置空肠营养管。结果 所有病例未发生营养管相关不良事件,19例均成功放置。结论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中盲置空肠营养管是一种可行的置入方式。外科医生通过练习可以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休克的临床救治及并发症的防治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严重多发伤伴体克74例病例资料.伤后早期容量复苏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主,适量输血及补充胶体液.70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接受了ICU监护及治疗.结果: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36例,急性肺损伤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4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4例,应激性溃疡12例.治愈69例(93.3%);死亡5例(6.7%).结论:开辟绿色生命通道,遵循CRASHPLAN的检查程序,早期合理的容量复苏,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等均为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汪永和 《西部中医药》2003,16(10):18-20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湿热阻胃、痰湿中阻、气虚血瘀、脾胃虚寒5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前后按病情轻重程度进行统计,对治愈者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60例中,治愈32例,占53.33%;显效18例,占30%;好转6例,占10%;无效4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自体血胸腔注射和香菇多糖胸腔注射促进胸膜粘连对肺部术后气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共46例肺部术后气胸病人,按照抛硬币法分组为观察组(自体血胸腔注射)22例和对照组(香菇多糖胸腔注射)24例;两组病人先行1 000 mL生理盐水冲洗胸腔,使肺表面纤维条索粘连带冲洗干净;观察组以自体血80 mL,自胸管注入胸腔;对照组以香菇多糖4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自胸管注入胸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5%(21/22),对照组有效率为66.7%(16/2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95±0.84)d和(7.96±1.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血胸腔注射促进肺部手术术后气胸胸膜粘连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住院时间短和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贲门癌、食管癌患者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结果所有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EN,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改善营养,减少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康复信心,是患者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扩大二野清扫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对5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以Ivor-Lewis术式为基础进行扩大二野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5%(19/52),死亡1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0%(26/52)。共清扫淋巴结1 426枚,其中99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6.9%;主要集中在颈深组、食管旁、喉返神经旁、隆突下、贲门区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3%、19.2%、7.6%、13.4%、25%和5.7%;转移度分别为15.2%、17.2%、6.1%、19.2%、24.2%和3.0%。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和52.1%,转移度分别为1.9%和7.1%,两者转移率和转移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1.083,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有广泛转移的倾向,颈深区及上纵隔区域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Ivor-Lewi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现代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颈深区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后痰潴留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予以沐舒坦静推。两组均治疗7~10d,观察两组咳嗽、咯痰及发热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咳嗽、咯痰、发热等症状改善及胸片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治疗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后痰潴留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一般规律。方法:对手术切除的33例贲门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贲门癌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结果:共计清扫482枚淋巴结,127枚淋巴结转移。其中11例没有淋巴结转移;8例中每例仅只有1枚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转移至食管旁,1例转移至胃左动脉旁,1例转移至贲门旁,1例转移至胃大弯,另4例转移至胃小弯;其余14例有2~20枚淋巴结转移,其中12例均转移至胃大、小弯、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和下段食管旁。结论:贲门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向下转移,胃大小弯、贲门旁和胃左动脉旁转移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