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体外受输(IVF)操作环节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741个治疗周期分三阶段分析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等。第1阶段采用大部分B2培养液及少量IVF20培养液、高纯人尿促卵泡生长素促排卵;第2阶段采用IVF20培养液,高纯人尿促卵泡生长素及少部分人基因重组促卵泡生长素(果纳芬)促排卵;第3阶段IVF20培养液及果纳芬促排卵。结果:第1阶段:进周数为187个周期,取卵169个周期,周期取消率为9.6%,平均获卵数为14.7个,受精率为63.2%,卵裂率为95、5%,临床妊娠率为20.8%,多胎率为15.1%,种植率为7.5%,流产率为9.0%,宫外孕率为3.0%。第2阶段:进周数为303个周期,取卵285个周期,周期取消率为5.9%,平均获卵数为15.6个,受精率为74.9%,卵裂率为93.7%,临床妊娠率为31.7%,多胎率为34.2%,种植率为14.9%,流产率为19.5%,宫外孕率为2.4%。第3阶段:进周数为301个周期,取卵287个周期,周期取消率为4.7%,平均获卵数为1467个,受精率为80.4%,卵裂率为93.6%,临床妊娠率为38.6%,多胎率为26.9%,种植率为18.3%,流产率为10.8%,宫外孕率为1.1%。结论:改进体外受精的环节可提高妊娠率。对IVF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是IVF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登革Ⅱ型病毒对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SCE率影响的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30例离体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及20例离体培养的正常人骨髓细胞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前后的SCE率改率,结果表明:登革Ⅱ型病毒可以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的SCE率,说明该病毒对人体这两类细胞的染色体均具有损伤作用。实验还观察到不同个体的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在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后,其SCE率的升高有个体差异,说明了染色体或DNA损伤程度不等。  相似文献   
3.
报道30例离体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及20例离体培养的正常人骨髓细胞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前后的SCE率改变,结果表明:登革Ⅱ型病毒可以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的SCE率,说明该病毒对人体这两类细胞的染色体均具有损伤作用。实验还观察到不同个体的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在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后,其SCE率的升高有个体差异,说明了染色体或DNA损伤程度不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反应率与精液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精子顶体反应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80例男性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按照顶体反应值,分AR>3%、AR≤3%两组,对AR与各项精液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精子活动力、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精子正常形态率与精浆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子顶体反应与精子质量有关,是相对独立的男性不育因素,是男性生育能力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相同促排方案的151个IUI周期的患者进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钙离子载体激发顶体反应(ARIC)检测,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妊娠组DFI%为(20.6±9.5)%,非妊娠组为(31.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ARIC%为(14.1±4.6)%,非妊娠组为(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ARIC%≥10%和ARIC%1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6%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和ARIC%与AIH-IUI临床妊娠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某医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将70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Ⅰ组(母婴同室前)和Ⅱ组(母婴同室后),分析两组患儿的病因构成变化。结果Ⅰ组患儿病因以感染性黄疸为主,占46.1%;Ⅱ组患儿病因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占25.5%,而感染性黄疸下降为第2位病因,仅占22.5%。两组患儿病因构成比除ABO溶血病外,其余病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Ⅱ组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所占比例(42.5%)较Ⅰ组(13.6%)明显增高。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生了明显的变迁。提示改善环境因素、预防感染是降低感染性黄疸的主要措施,而对母乳喂养儿提倡出生后即应进行血微量胆红素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965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本中心2 001年1月1日-2002年9月30日两年来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情况.方法使用GnRH-a/FSH/HMG/HCG超促排卵方案行常规IVF或ICSI及冻融胚胎移植.分析比较2001年于2 002年两阶段的临床结果.结果2001年进行490个开始周期,完成移植周期42 3个,临床妊娠率为28.1 3%,受精率为6 3.17%;2002年进行475个开始周期,完成移植周期382个,临床妊娠率为36.91%,受精率为76.17%.2002年临床妊娠率及受精率均较2001年有明显的提高,分别为P<0.01、P<0.001.2001年进行69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19个周期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27.5%,2002年冻融胚胎移植208个周期,65个周期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31.3%.结论实验室人员操作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的提高及实验室环境逐步稳定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诊断性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对获得的睾丸精子进行冷冻,评估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分别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受精率和妊娠率.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7~2010年就诊的237对梗阻性无精子症(OA)夫妇用新鲜睾丸精子行ICSI和2010~2011年就诊的31例OA患者的冷冻睾丸精子行ICSI后胚胎移植的资料. 结果 新鲜精子组和冷冻精子组的平均成熟卵泡数分别为(14.13±7.41)和(14.31±8.14),平均正常受精率分别为82.99%和84.17%,种植率分别为24.08%和25.64%,以上指标两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也没有显著差异(新鲜精子组43.88%和冷冻精子组48.39%,P>0.05). 结论 冷冻睾丸精子不影响ICSI的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采用TESA获取的冷冻睾丸精子行ICSI是一种能减少患者痛苦又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治疗无精子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PTSA)获取睾丸精子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使之获得亲生子女.方法对121例因男性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诊断性穿刺,均证实有精子后进行119个周期PTSA ICSI治疗.结果共获卵子1514个,成熟卵985个,胚胎741个,平均每例6.23个胚胎,总受精率74.4%,卵裂率97.6%;共移植114个周期和冷冻胚胎移植5个周期,平均移植2.86个胚胎,B超证实临床妊娠48例,临床妊娠率40.3%.结论采用PTSA技术获取的睾丸精子进行ICSI是治疗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无精子症患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时,使用诊断性睾丸取精时的冷冻精子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281例无精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诊断性睾丸取精时冷冻保存精子,复苏后行ICSI患者165例(冷冻组),取卵日新鲜睾丸取精行ICSI患者116例(新鲜组)。比较两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D3可利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周期率。结果两组相比,冷冻组正常受精率低于新鲜组(64.3%vs.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D3可利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早产率及低出生体重周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精子症患者,行诊断性睾丸取精时冷冻睾丸精子,复苏行ICSI时会降低正常受精率,但一旦正常受精,对胚胎质量及胎儿在母体发育存活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后代远期影响尚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