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中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及其对学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方法 在重庆市第三卫生学校2006级护理专业新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2班作为实验组,2班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讲座、活动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教育前后均对2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2次问卷调查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次问卷调查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第2次问卷调查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关活动中,实验组表现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教育手段、效果评价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们陆续带领各届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咨询活动,认为该项活动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社区保健等课程的理解。同时提出需在调查前加强培训、充分准备;在调查中加强巡视、指导;在调查后加强总结、反思及衔接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及病例特征,了解乙肝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7 - 2017年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乙肝疫苗AEFI的中文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457篇,其中,乙肝疫苗AEFI监测分析268篇,AEFI个案分析189篇, 224例。268篇文献中,HepB的AEFI报告发生率为0.20/10万剂~258.62/10万剂,AEFI发生率在<10/10万剂的文献64.93%。224例AEFI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9∶1;≤1岁占53.57%,AEFI病例主要集中在第1、2剂次和≤1 d;18种异常反应占65.18%,排前三位的是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14种偶合症占28.13%,排前三位的是维生素K缺乏症、肺炎、婴儿猝死综合征。49例AEFI死亡病例,偶合症死因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维生素K缺乏症、肺炎和婴儿猝死综合征,异常反应死因均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乙肝疫苗AEFI为极罕见事件。乙肝疫苗AEFI死亡以维生素K缺乏症、肺炎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等偶合症多见,过敏性休克是乙肝疫苗异常反应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汪小斌  田娟  唐梅  汪俊华  陈雄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489-1491
探讨贵州省中学生死亡焦虑与抑郁的相关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抽取3 个地区共5 092 名中学生,应用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Templer-Death Anxiety Scale,T-DAS) 、中学生抑郁量表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17.0 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贵州省中学生死亡焦虑与抑郁总均分分别为(7.28±3.02) (2.00±0.77) 分.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焦虑情感、压力与痛苦、时间意识、认知4 个维度和与学业有关的抑郁情绪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029,0.067,0.091,0.142,P 值均< 0.05).典型相关分析中得到3 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变量,典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212, 0.101,0.047.典型变量主要反映认知与一般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压力与痛苦和一般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抑郁情绪、与学业有关的抑郁情绪均呈正相关(P 值均<0.05).结论 死亡焦虑与抑郁具有相关性,可通过提出有效的死亡焦虑干预策略,改善抑郁情绪,从而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了解网络游戏对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以期为自杀危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抽取贵阳、凯里和毕节共5 109名中学生,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应用PSM匹配出玩网络游戏中学生与不玩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各1 680名.结果 倾向得分匹配前,协变量性别、民族、年龄、年级、有无宗教信仰、身心健康和父亲文化程度在是否玩网络游戏中学生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倾向得分匹配后,所有协变量在是否玩网络游戏中学生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倾向得分匹配前,玩网络游戏与不玩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在自杀行为、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上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94,-4.658,-5.449,P值均<0.01).倾向得分匹配后,玩网络游戏与不玩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在自杀行为、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上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5,2.679,-3.718,P值均<0.05).结论 玩网络游戏是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因素,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应关注玩网络游戏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汪小斌  汪俊华  陈雄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2):1818-1820
了解贵州省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个地区的初中和高中学生5 092名,采用自制问卷和中学生抑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SPSS 17.0进行因子分析和AMOS 21.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贵州省中学生抑郁情绪总均分为(2.00±0.77)分,其中一般抑郁情绪、与学业有关的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抑郁情绪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91±0.77) (2.27±0.90) (1.86±0.92)分,2 232名(43.83%)有抑郁情绪.是否住校、不同宗教信仰、学校所在地、年级、地区及有无学校生命教育、威胁生命事件、生死经历的中学生抑郁情绪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郁情绪与社会欺辱、生死经历均为负相关,总效应分别为0.34,0.20.亲密的家庭氛围和学校生命教育与对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影响作用大小分别为0.30和0.16.结论 贵州省中学生抑郁情绪的总体水平较高,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欺辱的作用较大.应加强中学生的社会保护,学校需注重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应重视家庭氛围的亲密性,多与孩子进行心理层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了解贵州省中学生死亡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抽取3个地区共5 092名中学生,应用自编问卷、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Templer-Death Anxiety Scale,T-DAS)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17.0和AMOS 21.0进行因子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中学生死亡焦虑总平均分为(7.28±3.02)分,其中非常害怕死亡、担心疾病的发生会带来死亡压力与痛苦、常会想到生命的短暂和会因为想到死亡而烦恼的中学生分别为2 702(53.06%),3 126(62.16%),2 890(56.76%)和2 248名(44.15%).不同性别、民族、学段及地区的中学生死亡焦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危险因素中对死亡焦虑影响作用最大的是社会欺辱,总效应为0.10;其次是生死经历,总效应为0.01.保护因素为学校生命教育和亲密的家庭氛围,对死亡焦虑影响作用大小均为0.06.结论 贵州省中学生死亡焦虑的总体水平较高,社会欺辱对死亡焦虑的影响较为明显.学校需注重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应重视家庭氛围的活跃性,多与孩子进行心理层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