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应,并探讨其疗效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不同方法干预,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西药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及副反应量表( TESS) 评估,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患者血清 5-HT水平。结果 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arthel 指数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5-H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 ,两组5-HT升高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西药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西药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可以显著改善 PSD 患者的抑郁状态,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血清 5-HT水平上调有关,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是治疗卒中后抑郁行之有效、副反应低、操作重复性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应,并探讨其疗效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不同方法干预,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西药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及副反应量表( TESS) 评估,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患者血清 5-HT水平。结果 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arthel 指数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5-H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 ,两组5-HT升高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西药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西药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可以显著改善 PSD 患者的抑郁状态,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血清 5-HT水平上调有关,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认知疗法是治疗卒中后抑郁行之有效、副反应低、操作重复性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是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过程中重要的检查指标。它能够客观反映患者呼吸功能的情况,是判断轻重症,制定诊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纠正酸碱失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体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与病证密切相关,尤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根据体质的特点,体质调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是个体化康复治疗的内在根据。中医康复提倡以功能康复为主要治疗目的,促使精气流通,更重视康复对象的心理素质,以利于提高中医康复理论指导下康复治疗的疗效。体质评估分类较多,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体质调理对病理体质的康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体质评估用于指导康复治疗,可以丰富中医康复评估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医体质评估体系以应用于临床,满足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73例,将其分为恢复良好者和康复不佳者,采用FM A和M BI量表对其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恢复良好的患者中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 kg/m2、家庭年收入较高、学历较高、医保付费、开始治疗较早、脑损伤面积≤3 cm2、家庭支持良好者明显多于康复较差的患者,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以及脑卒中复发患者则明显少于康复较差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家庭年收入、学历、基础疾病、是否为复发性脑卒中、病程、脑组织损伤面积以及家庭支持情况是影响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连续干预30 d。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 STEF)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 MBI)评价患者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纯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至6月使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首发脑卒中病例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t=-0.375,P=0.708)和抑郁情绪(t=-0.258,P=0.797)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t=4.122,P=0.000)和抑郁情绪(t=-2.515,P=0.014)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t=-2.980,P=0.004)和抑郁情绪(t=10.491,P=0.000)较干预前也明显改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并开展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住院和出院当天由专人检查两组患者的徒手肌力恢复情况及Barthel指数,记录数据并对比。结果研究组在出院当天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出院当天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卒中能提高神经功能,促进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康复科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辩证施护模式,评价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科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辩证施护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好,满意度、舒适度相对较高,并发症发病率低。结论:常规康复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模式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恢复期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舒适度、满意度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另外,重视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辩证施护模式构建,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可促进中医护理方案持续优化,加速中医护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