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精神康复干预(psychic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PR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嘉兴市康慈医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的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中至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给予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和家庭成员进行PRI,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状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家属的精神症状自评结果。结果实施PRI后,研究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减分值大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量表增分值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家属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减分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PRI,能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从而促进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病房设立认知与心理康复护理单元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认知与康复护理单元的成立过程和相关经验,结合2016年全年在我院老年疾病科接受认知与心理康复护理单元服务并完成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照料者负担指数动态监测的患者资料,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在12个月的监测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未出现明显衰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照料者负担明显减轻.结论 认知与心理康复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模式对于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减轻照料者负担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205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及203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的家庭环境状况。结果:嘉兴户籍青少年精神障碍116例,外省户籍青少年精神障碍89例。男性162例,女性43例。青少年精神障碍中外省组和本地组中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等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情感表达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外省组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等4个维度得分高于本地组(P0.05),情感表达得分低于本地组(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个体倾向不合群、情感交流相对困难,可能潜在较多的愤怒情绪,特别是外来人口中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汤娟萍  苏雅芳 《护理学报》2010,17(13):64-65
总结38例服用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患者的护理经验。做好认知干预,使患者了解体质量增加对血糖、血脂等的影响,以及控制体质量的重要性,对认知欠佳者通过个别谈话及集体心理治疗进行强化认知干预.达到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服用奥氮平后食欲亢进、摄入量增加、活动减少、过度注重营养等会加速体质量的增加,要求患者每天行体质量监测;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协商制定减重目标,以4周为1个阶段,达标后休整1周重新设定目标;做好饮食指导,根据患者活动强度、体质量计算每日总热量,早餐、午餐、点心、晚餐分配总热量的30%、40%、10%、20%,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量身订做自己的美味饮食:做好运动干预,要求患者每日日常生活一理,早、晚散步,做早操,进行各种器械运动等。通过上述综合护理干预,本组患者均达到减重目标,其中3例在第1阶段、20例在第2阶段恢复到原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为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提供若干指标.方法 选择已婚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应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婚姻质量均低于常模(均P<0.05),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以及配偶有8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常模(均P< 0.05),配偶的婚姻满意度和性生活得分高于患者(均P<0.05),影响患者婚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收入和社会功能.结论 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婚姻质量下降,要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宣教以及精神科护理.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精神病.具有病程迁延、自知力缺损、用药时间长、费用大等特点,常使患者存在自行停药、减药等不良行为,导致复发率、致残率的增高。因此,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资料表明复发多在停药后2年左右.因此.长期维持治疗的时间至少2年。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对本院80例精神分裂症复发住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干预措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患者受异常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容易出现自杀、伤人、毁物及出走等,给精神科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为进一步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及压力感受,笔者调查了上海市3家精神卫生中心500名护理人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医院药剂人员手污染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洗手是最基本、最简单有效地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方法。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往往只强调临床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卫生,而忽视了药剂人员手的卫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精神科临床护士的身心感受。方法对22例妊娠期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非试验性描述性研究。结果22例妊娠期精神科临床护士身心压力增加,存在明显焦虑。94.5%护士非常希望能暂时调离临床工作,81.8%护士担心病人冲动危及自身及胎儿安全,63.6%护士存在躯体酸痛,36.3护士存在睡眠障碍等。结论妊娠期精神科临床护士需要一定的心理支持,增加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场所暴力这里是指医务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污辱、攻击、折磨、威胁、身体伤害,破坏个人及医院财产、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等。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326所医院部分医护人员调查显示,遭遇患者及家属扰乱医院秩序的占73%。由于戒毒所收治对象的特殊性,患者社会背景复杂及受成瘾行为影响等因素,导致自愿戒毒所医务人员受到暴力侵袭的现象较普遍。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较多,产生矛盾的机会也较多,故护士受到攻击的几率更大。本所自1998年-2005年上半年,共发生工作场所暴力164起,其中护士受到辱骂、威吓102起,人身攻击9起,毁物27起。本文对自愿戒毒所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提高护士对自身的防护意识,减少对护士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