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32例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18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12个月治愈率100.0%(32/32),与对照组(94.4%,17/18)相近,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9.2±18.2)min]、术中出血量[(15.7±6.2)ml]及切口感染率(0)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5±20.7)min、(55.8±19.5)ml、16.7%(3/18)](P<0.05或<0.01).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具有独特的优点,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HCPT治疗8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76例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后12例复发,复发率为15.79%.其中9例再次行TURBT术,3例改行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HCPT具有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电切术(TUV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BPH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观察组给予TUV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残余尿(RUV)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Qmax和RU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肝切除术后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12月-2011年12月202例诊断为肝癌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病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使用logistic逐步同归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影响术后感染的关键性变量.结果 肝部分切除术后有28例感染,感染率为13.9%;统计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x2 =5.74,P<0.05)、手术时间(x2=7.54,P<0.01)、失血量(x2=4.26,P<0.05)、有无输血(x2=8.24,P<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性别、肿瘤有无转移、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肝脏实质病变、肝组织切除的重量、肿瘤大小、重复手术切除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肝切除术后感染的发生无显著性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失血量、有输血是肝部分切除术后感染的关键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手术时间≥5h、失血量≥2000 ml、有输血是肝部分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关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sF-36量表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测评。结果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平均标准分分别为(54.57±3.28)分和(56.82±3.26)分,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48.21%和57.14%,而高龄、工作压力大、术后并发症和睡眠问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