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桃红四物汤治疗术后股骨干骨折67例为研究组,并以传统治疗的7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全血高切黏度(η)、全血中切黏度(η)、全血低切黏度(η)、血浆黏度(η)、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沉方程K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2%和79.75% (P<0.01);治疗后2组均能降低疼痛、肿胀、瘀斑、IL-1、IL-6、TNF-α、η、η、η、η、HCT、WBC和血沉方程K值,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明显抑制股骨干骨折术后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8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2001年5月~2004年12月救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4.5~60岁,平均34.6岁.全组手术清创和探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结果采用血管端吻合15例(39.4%),血管修补8例(21.1%),自体静脉移植8例(21.1%),死亡1例(2.6%),截肢6例(15.8%).结论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救治原则是保证生命安全后尽快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正确诊断、快速救治是前提;快速止血是重点;强调对深静脉的修复并正确处理感染性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3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四联抗结核化疗4~6周,术中病灶清除取髂骨或多根肋骨植骨,钉棒或钉板内固定。术后卧床8~12周,继续正规化疗12~18月。结果本组病例获得16~30个月随访,内固定无松动、脱落,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局部病灶无复发,腰背疼痛症状消失。结论对于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彻底地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38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2001年5月-2004年12月救治四肢主要血管损伤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4.5-60岁,平均34.6岁。全组手术清创和探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结果 采用血管端吻合15例(39.4%),血管修补8例(21.1%),自体静脉移植8例(21.1%),死亡1例(2.6%),截肢6例(15.8%)。结论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救治原则是保证生命安全后尽快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正确诊断、快速救治是前提;快速止血是重点;强调对深静脉的修复并正确处理感染性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经后外入路距骨颈螺钉置入,评价经距骨颈进钉通道内边界的形态特点。方法采集30例成人足踝(36个距骨)的16排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 10.01软件重建距骨三维模型,采用轴位透视法手动模拟由后外入路经距骨颈置入螺钉。螺钉均由距骨后外侧固定点置入,到达距骨头颈60%以上的边界深度。循距骨颈内、外侧内边界分别置入最内、最外侧螺钉各1枚,循大于80%头颈深度置入最长螺钉1枚。利用软件中的测量工具测量各置入螺钉的直径、长度。结果最内侧螺钉直径(7.80±1.03)mm,长(47.51±4.01)mm;最外侧螺钉直径(11.47±1.28)mm,长(47.57±4.09)mm;最深螺钉直径(10.10±1.51)mm,长(51.71±3.87)mm。男性与女性组各螺钉直径及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大于女性。左侧与右侧组各螺钉直径及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距骨颈进钉通道的上述形态特点可为不同性别患者的距骨颈不同部位骨折内固定螺钉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胫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采用胫骨近端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7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Rasmussen评分优5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5.5%。膝关节屈曲度(最后一次随访)90°~125°,平均110°,伸直-10°~5°。平均0°。结论:胫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稳定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治疗价值;资料和方法2007年3月~2013年2月,收治58例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排除股骨外髁发育低下及Q角〉20°的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41例,年龄16~34岁(平均23.7岁),34例行外侧松解+内侧紧缩,15例行外侧松解+MPFL重建,9例行外侧松解+内侧紧缩+MPFL修复;术后经正规康复治疗。随访24~36个月(平均27.8个月)。根据术后影像学评估, 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结果58例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髌骨再脱位,髌股关节关系改善。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5.25±2.03)°、外侧髌股角(3.32±2.43)°、髌骨外移率(0.24±0.4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91.38±4.22)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2.46±5.98)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6.43±0.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行软组织平衡术治疗髌骨脱位能直观、动态的观察髌股关节匹配情况和有效评估监测调整内外侧静力稳定因素的张力平衡,保证手术效果,明确及处理其它膝关节内紊乱病变,微创,恢复快,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骨水泥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Scinsheimer分型为Ⅲ~Ⅴ级)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强化组55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