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DOLORCLAST(R) 放散状冲击波对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治疗35例门诊Haglund综合征患者,采用DOLORCLAST(R) 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冲击波频率为12Hz,治疗探头15 mm,治疗压力3.0bar,冲击波次数2000,手持压力中~高,治疗次数3~5次,治疗周期7天. 结果 治疗后疼痛缓解,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的治愈率31.43%,有效率94.28%;6周后的治愈率42.86%,有效率97.14%. 结论 DOLORCLAST(R) 放散状冲击波治疗Haglund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无创伤、易于患者接受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6例通过快通道心脏麻醉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诱导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和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在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的抑制由于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唇腭裂整复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可控性好,停药后苏醒迅速,但使用瑞芬太尼镇痛消失较快致使麻醉苏醒期患儿会出现躁动,哭闹.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手术,在麻醉方法上我们通常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较强、血压波动大,需要随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全麻用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本研究选择择期行食管癌中下段手术患者50例,对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5.
Trachlight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多年,是困难气道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几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颌间结扎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主要依赖纤维支气管镜、盲探插管或气管切开.我们从2003年开始应用Trachlight进行气管插管,逐渐应用于张口受限以及声门难以暴露的困难气道.从2007年起,我们开始将其用于口腔科颌间结扎经鼻腔气管插管,为临床麻醉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舒芬太尼是一种打入国内市场不久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剂量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寻找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48例门诊足底筋膜炎患者,采用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冲击波频率为10Hz,治疗探头15mm,治疗压力3.5bar,冲击波次数2000,手持压力中-高,治疗次数3-5次,治疗周期7天。结果: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疼痛缓解,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的治愈率37.50%,有效率93.75%;4周后的治愈率47.92%,有效率91.67%。结论: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无创伤、费用较低、易于病人接受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以其发病急骤,病程凶险,死亡率极高为特点。我院先后发生3例肺动脉栓塞。其中,2例在30min内死亡,1例在手术室发生,经及时抢救,存活3d。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β阻滞剂在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需气管内全麻下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和美托洛尔组(Ⅱ组).手术结束时Ⅰ组不给任何药物,Ⅱ组拔管前5min时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15mg/kg,拔管前再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15mg/kg.记录手术结束时、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Ⅰ组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各参数与手术结束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达到最高值,拔管后10 min的HR仍高于手术结束时(P<0.05).Ⅱ组拔管前5 min的HR、BP低于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各参数与手术结束时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β阻滞剂(美托洛尔)能有效抑制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一种更适合于小儿的麻醉前用药和适当的给药途径,避免或减少传统方式对小儿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 注射用咪达唑仑0.2mg/kg+阿托品O.02mg/kg+等量50%葡萄糖,术前30min口腔粘膜下给药。对术前药的接受程度、给药后镇静状态评分、与父母分离程度和父母的满意度、与父母分离程度、静脉穿刺时的反应、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麻醉前用药口腔粘膜给药途径,并没有产生更多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并能被患儿及家长欣然接受。结论 小儿麻醉前经口腔粘膜给咪达唑仑与阿托品混合液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传统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是较为理想的麻醉前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