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模拟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及关节突关节双重退变,建立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9 d拍颈椎X线片侧位片,观察椎间盘退变的情况;术前1 h、术后29 d后分别测定右侧臂丛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记录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该模型可以出现明显椎间盘变化及神经功能传导损伤的变化。[结论]模拟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及关节突关节双重退变的动物模型可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期)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方法 将95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9例患者给予薏苡仁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4周;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腰痛宁胶囊口服,每次4~6粒,每日1次,连服4周.结果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80.43%(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JOA积分改善明显(P<0.01),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用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测记录,试验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肯定的疗效,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模拟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及关节突关节双重退变,建立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48只SD大鼠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9 d拍颈椎X线片侧位片,观察椎间盘退变的情况;术前1 h、术后29 d后分别测定右侧臂丛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记录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 该模型可以出现明显椎间盘变化及神经功能传导损伤的变化。[结论] 模拟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及关节突关节双重退变的动物模型可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期)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4.
颈椎旋转(提)手法的在体力学测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颈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力学参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生物力学实测方法测量同一操作者对15例患者施行旋转手法过程中的力学参数(作用力、作用时间和加速度),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旋转手法扳动过程所产生的位移及冲量。结果:①颈椎旋转手法的力学参数平均值:预加载力15.15±5.11kg,最大作用力27.24±8.81kg,扳动力14.29±5.15kg,扳动时间114.33±16.98ms,最大加速度为-0.35±0.11g,扳动位移为9.34±2.67mm,扳动冲量为22.49±7.11Ns;②左手操作与右手操作的旋转手法力学参数相比较,除最大加速度、扳动时间和扳动冲量以外,余项P值均〉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预加载力和扳动力相比较,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经Pearson相关分析,预加载力、最大作用力和扳动力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8,P〈0.001)。结论:左右手施行旋转手法时作用力特征(包括预加载力、最大作用力、扳动力)是相近的;旋转手法从缓慢上牵开始到扳动操作结束整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扳动力的大小取决于预加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颈性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治疗后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评分、SF-36评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相关数据等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所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验结果作为安全性观测统计资料。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5.37%,而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LVA及B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在SF-36评分这一项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82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旋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及椎动脉供血状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功能锻炼介入时间对踝关节骨折后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组120例踝关节骨折,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9岁,平均46.54岁。受伤肢体左侧49例,右侧71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30例,均行手法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对复位满意者按A、B、C、D分组分别于3、4、5、6周开始介入手法康复治疗。全部患者均于骨折后8周、10周、12周接受随访,通过Takakura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4组120例患者,功能锻炼介入及不同时间的疗效评价观察,B组(4周)康复介入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及评分最优,观察时间在8、10、12周时,评分分别是(54.37±4.50)分、(74.53±4.31)分、(92.07±3.81)分,P0.01。结论:踝关节骨折后功能锻炼的介入时间最好在4周左右,此时既不会造成骨折重新移位,又不会造成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延长,过早或过晚都不利踝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系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5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40~60岁,男女比例为1:2。任何造成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因素都可造成CTS。  相似文献   
10.
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方法将95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9例患者给予薏苡仁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4周;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腰痛宁胶囊口服,每次4~6粒,每日1次,连服4周。结果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80.43%(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JOA积分改善明显(P〈0.01),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用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测记录,试验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湿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肯定的疗效,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