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毕前航  楚晓丰 《中外医疗》2011,30(27):21-22
目的 探讨分析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技术特点.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16~68岁,平均38.3岁,按Lauge-Hansen分型方法:旋后内收型7例,旋后外旋型41例.旋前外展型3例,旋前外旋型12例.结果 本组63病例均获随访.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无骨不连、畸形愈合、胫腓下联合处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定[1],本组优40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2%.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0d.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及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具有重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踝关节前外侧不稳定手术解剖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该院骨科门诊收治30例急性踝关节前外侧不稳定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5~38岁,平均32岁.经过查体及MRI证实为踝关节前外侧不稳定,采取手术切开、锚钉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汉化版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不稳定问卷评分,进行术前、术后第4、12周评估.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CAIT评分由术前的(15.63±3.38)分改善为术后4周的(20.50±2.56)分和术后12周的(29.16±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6,P=0.000;t=-20.492,P=0.000).30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急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手术解剖修复效果肯定,能避免因保守治疗失败带来的并发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截骨术对外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7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关节置换或融合术,观察组行踝关节周围截骨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情绪波动和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动态AOF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支持利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周围截骨术对治疗外伤性踝关节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 1990~ 2 0 0 0年 ,共收治腕月骨缺血性坏死 5例 ,十分有趣地发现 ,病例骨骼因素、从事职业、性别、年龄、肢体优势侧非常相似 ,说明职业与骨骼因素是月骨坏死的重要因素 ,采用标准体位X -ray拍片 ,结合有关文献病例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3 5~ 40岁 ,平均3 7岁 ,都从事手工劳动 ,4例右手优势力 ,1例左手优势力 ;2例 10岁前有同侧外伤史 ,工龄 10年以上 ,平均每日工作 6~8h ,有间断性腕部疼痛史 10余年 ,本报告排除糖尿病及风湿病、结核以及大剂量射线照射者骨坏死。二、方法及检测骨坏死类型 …  相似文献   
5.
腕内侧柱三角骨嵌入钩骨骨折并豆钩裂隙综合征,临床应引起重视,骨折后出现手功能障碍,只注意尺管综合征施手术,豆钩裂隙综合征却被忽视,致二次手术。其教训是对该症缺乏认识,作者1984年3月——1998年5月,治疗5例患者,予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皆为男性,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3例,推船海浪冲击船的反冲伤1例,骑摩托车摔倒1例。X光拍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 9例GCS 3~ 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体会。方法 :回顾我科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收治的GCS 3~ 5分颅脑损伤病人。结果 :9例病人中存活 5例 (5 5 5 % ) ,其中恢复良好 2例 ,中残 1例 ,重残 2例 ,死亡 4例。结论 :及时治疗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颅内压 ,如骨瓣减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腕三角骨嵌入钩骨骨折并豆钩裂隙综合征 ,临床少见 ,出现的手功能障碍 ,易被误诊尺管综合征 ,并致二次手术其主要是对该症缺乏认识。我院从 1984年 3月~ 1998年 5月 ,治疗 5例患者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皆为男性 ,年龄 2 5~ 38岁 ,就诊时间 4h~ 3d。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 3例 ,反冲伤 1例 ,骑摩托车跌倒 1例。检查 :腕部皮肤擦伤痕 ,肿胀 ,钩骨钩压痛明显 ,环小指指间关节主动伸指障碍 ,分指并指运动受限 ,小指尺侧感觉无障碍。X线片示 :三角骨呈切割状嵌入钩骨 ,骨折线位于钩骨钩基底或钩骨体中央 (见图 1)…  相似文献   
8.
高能胫骨平台骨折四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能胫骨平台骨折包括SchatzkerⅣ~Ⅵ型,是膝部受到高能、高速,伴有轴向负荷的内、外暴力撞击所致胫骨平台发生劈裂、分离、关节面塌陷的严重骨折,伴有膝周的软组织严重损害[1]。自1996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高能胫骨平台骨折82例,其中74例获得随访。按四种治疗方法治疗,取得不  相似文献   
9.
毕前航 《中外医疗》2012,31(8):49-50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病人32例。治疗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进行固定。结果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2个月;32例伤足外形均正常,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优10例,良1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有效方法,骨折类型的评估,关节面的复位质量,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提高疗效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