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对半夏泻心方(半夏泻心汤及其不同剂型统称半夏泻心方)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方临床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其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炎症性肠病、胃轻瘫综合征、消化道肿瘤及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等的治疗中应用最多;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方具有保护消化道黏膜、抗炎杀菌、抗氧化应激、双向调节胃肠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及查阅文献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借助Genecard、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DN作用靶点并通过Venny 2.1软件筛选出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随后,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析和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CytoNCA插件进行拓扑分析刷选出核心靶点。然后,利用ClueGO插件进行GO (GO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六味地黄丸40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128个DN相关靶点,尤其是通过调控28个核心靶点,参与调控体内基因转录、细胞凋亡和增殖、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及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干预肿瘤、AGE-RAGE、IL-17、MAPK、HIF-1、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DN的作用。分子对接验证了5种活性化合物与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具有可靠的亲和力。结论 推测六味地黄丸治疗DN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DN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泄浊祛瘀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浊瘀阻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8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均分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等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2000年1月1日~2018年4月1日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CNKI、VIP及万方等数据库发表的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的各种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CT的偏倚风险表(risk of bias table)对纳入的研究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研究,18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方组与西药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1.19,1.32),P0.00001];血清生化水平改善更明显,包括空腹血糖[WMD=-1.68,95%CI(-2.48,-0.88),P0.0001]、餐后2h血糖[WMD=-1.46,95%CI(-2.06,-0.85),P0.00001]、胃动素[WMD=-73.26,95%CI(-94.29,-52.22),P0.00001];影像学改善更明显,其中胃排空率[WMD=6.66,95%CI(3.60,9.72),P0.0001];复发率显著降低[RR=0.64,95%CI(0.44,0.94),P=0.02];现有证据表明2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1,95%CI(0.29,1.77),P=0.46]。[结论]半夏泻心方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并具有较低的复发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者未见明显差异。鉴于纳入的试验质量较低且存在偏倚的可能,仍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双盲的RCT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柴胡、白芍的化学成分,根据阈值筛选及结合文献报道确定其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NCBI数据库获取T2DM的相关靶点,通过与柴胡-白芍药对的作用靶点做交集,整理出治疗T2DM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构建了一个中土翰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生理结构模式。肺开窍于鼻,六气从化中由太阴湿土所主。沈英森教授认为鼻病源于土湿胃逆、浊气填塞而致肺气不降,一气不能正常周流。据此复法组方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运中利湿、疏通一气周流道路为法,自创敏宁方,引导一气回归原路周流,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恢复血流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键。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再生医学疗法可通过“治疗性血管生成”促进血运重建,为血管再生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新手段。因此,本文分别从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等再生医学疗法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工冬虫夏草制剂在临床应用上治疗多个系统疾病均具有明显优势,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调节免疫的双向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纤维化作用、抗肿瘤作用、降低炎症水平、调节脂质紊乱及降血糖作用。但目前的作用机制研究多数为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观察,但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较少。人工冬虫夏草制剂具体组成成分较复杂,了解具体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路,建立详细作用机制体系理论将成为今后医学研究中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四逆散中不同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与T2DM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分别构建药物、靶点、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利用CytoNCA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利用Cluster Marker进行网络模块化分析,再通过ClueGO进行基因功能(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合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四逆散中筛选得到137个活性成分,涉及T2DM靶点110个;CytoNCA分析筛选出12个关键靶点。Cluster Marker分析提示,交集靶点分别涉及4个模块,GO分析结果显示:模块一主要涉及急性炎症反应、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模块二主要涉及类固醇刺激的反应,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等;而模块三主要参与细胞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反应以及对缺氧的调控反应等。KEGG分析主要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通路、凋亡通路、炎症通路、细胞周期以及各种代谢通路高度相关。结论:四逆散治疗T2DM可能是其综合调控炎症、细胞凋亡、物质代谢等的结果。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四逆散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机制,还揭示了四逆散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认知障碍及恶性肿瘤的关系,为四逆散的基础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