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被译为颠倒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但其真正成为教育者关注热点则是源于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上1个著名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其创建的可汗学院也成为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丰台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 880例,分为观察组(406例)和对照组(1 47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双重染色,并行病理检查;对照组采取经验性活检取材病理检查,观察两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食管黏膜染色213例,总检出率为15.5%,早癌4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早癌检出率为8.0%;对照组588例,总检出率3.1%,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早癌检出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黏膜染色109例,总检出率66.1%,早癌7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为24.8%,对照组548例,总检出率8.6%,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肠黏膜染色84例,总检出率79.8%,早癌1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10.7%,对照组338例,总检出率19.8%,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0.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双重染色法可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总结了国内数据素养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从数据素养内涵、数据素养需求及利用、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数据素养教育四方面对我国数据素养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四方面建议:制定数据管理及数据素养教育政策、实施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设计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教学内容、建设数据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古籍浩如烟海,正确、充分利用这些古籍对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古籍的检索可通过字词典、书目、类书、专著及其他非医书资料等传统工具书,也可利用中医古籍数据库。全面介绍了中医古籍检索的各类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从古代医家资料、中医药专题资料及医史资料三方面介绍了不同中医药古籍检索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质成为当今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信息素质的定义以及中医药信息的特点,论述了中医药院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并提出了科学对待中医药信息、改革课程体系、改进中医药文献检索教学、信息素质教育与中医药学专业课程相结合、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医药信息文化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特征。【方法】50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508例下消化道出血中老年组占220例(43.31%),中青年组288例(56.69%),老年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64%(41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大肠癌74例(33.6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o.01);大肠息肉40例(18.18%);痔34例(15.45%);老年组出血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与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大肠癌是老年人便血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医信息检索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步骤、效果评价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翻转课堂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素质教育情况等方面。结果显示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不足、教育效果不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与院系合作、发挥图书馆作用、完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酸味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配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氨基胍(AG)组和中药组。给药8周和12周末处死大鼠,采用荧光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含量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和ICAM-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组和AG组主动脉AGEs含量和ICAM-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下调ICAM-1 mRNA的过度表达达到延缓和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讨论康复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治疗当中的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2013年5月-2016年5月时期,收治并确定诊断的150例首次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类风湿治疗,常规组予常规二级护理,康复组予康复护理,两组均行15天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为(82.86%),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晨僵时间(10.1±2.3)min,关节压痛评分(2.1±0.4)分,生活能力评分(73.2±7.3)分,满意度评分(85.3±3.4)分,常规组晨僵时间(15.1±3.4)min,关节压痛评分(2.9±0.7)分,生活能力评分(66.5±6.9)分,满意度评分(81.3±2.6)分,两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康复护理方式,可有效缩短晨僵时间、减少关节压痛、增强患者生活能力,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