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海叶  康巧玲 《中原医刊》2003,30(11):60-61
重型病毒性肝炎 (以下简称重肝 )病情凶险 ,预后差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8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各种重肝 95例 ,有并发症者 84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重型肝炎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6 5例 (77.4%) ,女性 19例 (2 2 .6 %) ,年龄 10~ 5 9岁 ,平均 32 .5岁。急性重型肝炎 3例 (3.6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8例 (2 1.4%) ,慢性重型肝炎 6 3例 (75 .0 %)。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依据 1995年 5月北京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发症 :并发腹水 45例 (5 3.6 %) ,肝性脑病 38例 (45 .2 %) ,自发性细菌…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擅自停药而导致治疗失败。为提高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提高治愈率,我们对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失败中,不遵医行为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门诊及病房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后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以电话访问及上门家访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2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对帮助其提高遵医率,防止疾病复发,减少再入院次数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的护理工作模式,大部分医院白班护士相对较多,护理质量也能得到保证,夜间值班护士相对较少,而且以低年资者居多,所以夜间的护理工作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2005年开始采用每日护士长值班制度,在护理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约90%-95%的住院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因其具有侵入性、风险性而占据临床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较大比重。因此,加强输液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差错发生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我院于2009年6月以来优化了静脉输液查对操作流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果糖加双歧口服液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将84例肝性脑病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昏迷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和双歧口服液、生理盐水各50ml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61.9%;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为2.0d,对照组为3.5d;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和双歧口服液保留灌肠,可调节肠道菌群,使氨的产生和吸收减少,促进肝性脑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段海叶  李艳芳 《中原医刊》2004,31(13):57-58
肝脏穿刺术(简称肝穿术)足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侵入性操作,在临床上对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此种操作是在局麻下进行的,病人完全处于清醒状态,因而患者常有恐惧心理,且感到疼痛甚至拒绝手术。我们对84例行肝穿术的病人实施了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27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PE)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脏功能不全或相关性疾病的方法。2003年1月~2004年4月我们采用对27例重型肝炎行PE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段海叶  李艳芳 《吉林医学》2011,32(25):5342-5343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调查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不良反应、知识缺乏、对治疗信心不足、用药不方便等。结果:不良反应、知识缺乏和疗程长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只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