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3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目的 体外构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模型,通过对生长于其内的牙髓细胞生长情况的观测评价该模型的构建效果。方法 构建可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模型。将增殖稳定的人牙髓细胞接种于模型内培养,检测细胞在髓腔环内与牙本质髓腔内壁的关系和形态学表现,以及结构内细胞的增值活性等。结果 人牙髓细胞可以在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内稳定增殖生长。 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体外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动态观察模型,人牙髓细胞可在其内稳定增殖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牙周炎牙及其正常牙在正畸移动中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牙组、牙周炎牙组,每组48只.分别在加力后0 d、12 h、1 d、3 d、5 d、7 d每一时间点处死8只动物,制备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β3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牙组和牙周炎牙组加力后12 h和3 d时的牙周膜内破骨细胞整合素β3mRNA阳性强度均较加力前有明显增加(P<0.001);其余时间点未见整合素β3mRNA阳性表达.在加力各时间点,两组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正常牙及牙周炎牙移动早期,牙周膜和牙槽骨骨髓腔内有整合素β3mRNA表达,提示整合素β3可能参与破骨细胞前体向破骨细胞转化及破骨细胞迁移和粘附.  相似文献   
4.
正畸拔牙后Bolton指数不调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安氏分类、术前前牙比、全牙比及不同拔牙模式对前磨牙拔除后Bolton指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66副安氏错患者的模型,测量术前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全牙比及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值,以错安氏分类、术前前牙比、全牙比及拔牙模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拔牙后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当术前前牙比、全牙比较小时,前磨牙拔除后Bolton指数趋于协调;而当术前前牙比、全牙比较大时, 前磨牙拔除后Bolton指数更趋于不调。不同的拔牙模式对Bolton指数的影响并不一致,当术前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全牙比正常时,上下颌均拔除第一前磨牙,或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二前磨牙后,其Bolton指数值则明显高于正常。结论 矫治设计时,不仅要计算完整牙列Bolton指数的全牙比、前牙比,还要对所选择的拔牙模式后的Bolton指数进行分析,并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拔牙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正畸移动后大鼠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整合素β1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10周龄雄性成 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牙组、牙周炎牙组,每组48只。分别在加力后0、1、2、3、5、7 d点处死动物,制备标 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β1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正常牙组和牙周炎组加力 后各时间点的整合素β1 mRNA阳性强度均较加力前有明显增高(P<0·001);在加力各时间点,两组整合素β1 mRNA的表达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牙移动中,整合素β1 mRNA牙周组织破骨细胞上有强表 达,提示其与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的稳定和改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比较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转移至初始石膏模型上的位置的差异,以期为数字化托槽间接粘结位置的一致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在含牙根的数字化牙颌模型上进行托槽定位的15个数字化模型,通过间接粘结转移托盘将托槽转移至初始石膏模型上,用OrthoRx软件工具测量每个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初始石膏模型上位置的线距差.结果 所有牙位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初始石膏模型上位置的线距差值均小于检验值0.20 mm,与检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初始石膏模型上位置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喷砂酸蚀法(SLA)、微弧氧化法(MAO)和喷砂-微弧氧化法(SL-MAO)处理钛植入体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黏附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LA、MAO和SL-MAO处理钛表面(分别为SLA组、MAO组、SL-MAO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面结构特征。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采用SEM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噻唑蓝法定量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SLA组钛表面形成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但存在喷砂颗粒残留。 MAO组钛表面形成亚微米级微孔,但无微米级大孔结构。 SL-MAO组不仅能形成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形貌,而且喷砂颗粒残留现象减小。 BMMSCs细胞黏附和MTT法增殖试验显示:第1~9天期间,SL-MAO组细胞数量与MA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O组和SL-MAO组细胞早期黏附和增殖速率均显著高于SLA组( P<0.05)。结论 SL-MAO能在钛植入体表面形成良好的微米-亚微米复合多孔形貌,其复合多级孔结构优于单纯使用微弧氧化处理,在膜层的完整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喷砂酸蚀处理。在BMMSCs细胞早期黏附和促进细胞增殖方面,SL-MAO相比SLA具有显著优势,与MAO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制定正畸治疗计划时,前牙的间隙分析非常重要,拔牙或非拔牙治疗往往取决于此。本调查分别评价了出生于60年代及80年代的9岁儿童的前牙间隙与下颌前牙的排列情况,同时对该年龄组乳尖牙早失对牙弓长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印模的护婵配合。方法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50例,采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取印模,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制作提供准备条件,结果护士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硅橡胶印模,50例患者均取得精确印模,印模过程患者感觉舒适,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护士掌握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医护配合默契,有利于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印模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畸力及炎性刺激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联合效应。方法 选用96只雄性SD成年大鼠,分别 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大鼠和注射内毒素健康大鼠模型,近中移动两模型的上颌磨牙。结果 在0 h、2 h、12 h、2 d、7 d、 14 d时,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出现波动,2 d时平均光密度(OD)值达到 峰值。结论 急、慢性牙周炎症均可阻碍正畸力效应下的牙周组织改建,研究提示对成年牙周炎患者,牙移动应谨 慎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