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30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和2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esRAGE浓度,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T2DM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esRAGE浓度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2D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年龄及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成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与esRAGE成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esRAGE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代谢综合征的潜在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100例T2DM患者,分成AS组39例和无AS组61例。30例非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RBP4浓度、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T2DM组(AS组和无AS组)血清RBP4浓度及RBP4/TTR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T2DM中AS组较无AS组RBP4/TT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S组和无AS组血清RBP4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危险因素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BP4及RBP4/TTR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b〉0,OR〉1,P〈0.1)。结论RBP4与T2DM密切相关,也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及死亡规律,我们对1991-1993年三年间34.824例意外死亡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来源1.死亡资料来源于全省十四个地市卫生防疫站每年一次性的死因报表。2.人口资料来自省统计局。二、结果与分析:1.全死因情况:1991年至1993年全省居民共死亡402.349人,死亡率4.07%o,意外死亡占全部死亡8.47%,居第四位死因。2.意外死亡情况1991年至1993年间意外死亡34.824人,死亡率35.26/10万;男性23400人,占67‘20%,女性114.24人,占32.80%;前五位死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七年制医学生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BL结合SP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见习生进行实践,通过考试及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及问卷调查得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SP教学法在内科见习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樊华英  成兴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15-13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水平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30例,T2D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35例,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30例,分别检测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组和C组患者服阿刮匹林,4周后复查hs—CRP。结果B组和C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经阿司匹林治疗后,hs—CRP浓度变化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T2DM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长期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hs—CRP水平,从而可延缓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A1c在糖尿病及IFG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26名未诊断糖尿病及IFG者同时检测HbA1C和FPG。按ADA诊断标准(FI)G≥7.0mmol/L)、IFG标准(5.6mmol/L≤FPG46.9mmol/L)和2010年ADA新标准(HbA1c≥6.5%及5.7%≤HbA1c≤6.4%)将研究对象分组。以FPG为“金标准”,统计HbA1C诊断糖尿糖及IFG的敏感性(s)、特异性(Sp)、阳性似然比(+ut)、阴性似然比(-LR)。结果HbA1c≥6.5%诊断糖尿病的s为96%,Sp为95%,+LR为19.2,-LR为0.042;5.7N≤HbA1c≤6.4%诊断IFG的S为26%,sp为94%,+LR为4.3,-LR为0.79。结论HbA1C诊断糖尿病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诊断IFG时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8.
成兴波  樊华英  张慧  吴艳 《江苏医药》2008,34(5):468-469
目的 探讨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60例T2DM患者,分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30例)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30例).28例非糖尿病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esRAGE浓度、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A组和B组esRAGE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1).多危险因素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sRAGE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保护因素(b<0,OR<1,P<0.1).结论 esRAGE与T2DM密切相关,对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潜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踝肱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BI值将162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44例,ABI≤0.9;B组103例,0.9〈ABI≤1.3;C组15例,ABI〉1.3。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监测72 h血糖,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及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变异系数(CV),并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结果与B组比较,A、C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MBG、SD、MAGE和CV值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BI与年龄、病程、HbA1c、MAGE、SD均成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年龄、病程、MAGE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糖波动是ABI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增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风险,需重视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