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例MS患者,每天口服非诺贝特胶囊200mg,干预12周,干预前后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酶法测定血脂,放免法测定胰岛素,ELISA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8(IL-18).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MS组患者血清CRP(2.70±0.59 vs.1.26±0.23,P〈0.01)、TNF-α(17.34±4.46 vs.11.43±2.49,P〈0.01)及IL-18(308.61±52.53vs.230.60±29.15,P〈0.01)等炎症因子较健康组明显升高.干预后,CRP(2.70±0.59 vs.2.40±0.34,P〈0.01)、TNF-α(17.34±4.46 vs.13.74±3.09,P〈0.01)及IL-18(308.61±52.53 vs.291.19±30.54,P〈0.05)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非诺贝特能够显著降低M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两种常见的与免疫相关的内分泌疾病,二者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1]。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并不少见,但误漏诊率较高[2]。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内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CXCL5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将86例血糖调节正常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男性超重或肥胖组(A组,26例,BMI≥25)、女性超重或肥胖组(B组,17例,BMI≥25)、男性正常体重组(C组,23例,BM<25)和女性正常体重组(D组,20例,BMI<25).ELISA法测定血清CXCL5水平.结果 D组血清CXCL5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1);B组血清CXCL5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A组血清CXCL5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男性血清CXCL5水平与BMI、腰围(WC)、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无明显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提示WC、LDL-C是男性组血清CXCL5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XCL5可能参与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精蛋白锌胰岛素30R(万苏林30R)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将14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精蛋白锌胰岛素30R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根据受试者血糖初步拟定治疗剂量并随时调整,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并继续使用既往口服药物,治疗为期12周,12周后2组交换胰岛素继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交换胰岛素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胰岛素抗体(IAA)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A和B的HbAlc[(7.7±1.3)%VS(7.5±0.9)%,t=1.24,P〉0.05]、FBG[(8.0±2.0)VS(7.4±1.6)mmol/L,t=1.05,P〉0.05]、PBG[(13±4)vs(12±4)mmol/L,t=0.90,P〉0.05及IAA[(19±12)VS(19±13)mU/L,t=0.11,P〉0.05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两组HbAlc[(8.3±1.5)%VS(7.5±1.0)%,x。=0.01,P〉0.05]、FBG[(7.8±2.0)VS(7.9±2.1)mmol/L,x^2=0.04,P〉0.05]、PBG[(12±4)VS(12±4)mmol/L,x^2=0.82,P〉0.05]、IAA[(19±11)VS(18±12)mU/L,X^2=1.26,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在交叉前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4%和6.4%,治疗组B则分别为15.O%和2.9%。2组受试者未发现有局部过敏、脂肪萎缩和硬结等不良事件。结论用万苏林30R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与诺和灵30R具有相同的疗效且不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的CT特征,评估CT对PA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AL的临床特征及增强CT图像,重点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平扫密度、强化特点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等。结果双侧5例,单侧2例,共12个病灶。病灶体积较大,中位最大直径为54.35 mm,7个为圆形、类圆形,2个为类三角形,3个呈浅分叶状,肿块边界均较清晰。10个病灶CT平扫呈均匀的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后基本表现为均匀的渐进性强化,动脉期仅轻度强化,静脉期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仅2例体积较大的单侧病灶,内见片状稍低密度坏死区且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肿瘤呈不均匀强化。2例体积较大者可见肾脏、胰腺、脾动脉受压移位及同侧肾动脉包绕,而未见侵蚀破坏。2例可见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所有病灶均未见出血、钙化等表现。本组PAL主要表现为双侧发生、体积较大的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强化均匀。6例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出现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PAL具有典型的CT征象,结合临床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形成,将其分为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TGF-β1和PAI-1血浆含量,同时以2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①2型糖尿病各组血浆TGF-β1和PAI-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IMT增厚组血浆TGF-β1、PAI-1含量较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5),斑块形成组血浆TGF-β1含量较IMT增厚组显著降低(P<0.05),PAI-1含量较IMT组显著升高(P<0.05).②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GF-β1与PAI-1呈正相关(r=0.24,P<0.05);PAI-1与IMT呈正相关(r=0.396,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GF-β1和PAI-1的继发性改变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分泌系统是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知识涉及包括内分泌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病理学、临床内分泌及代谢学等多方面。由于激素变化受到各种调节机制影响,而激素水平的变化又会作用于全身多个系统,故内分泌疾病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血浆中空腹抵抗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及 20例正常对照的空腹血浆抵抗素和真胰岛素的水平,同时观测血糖、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1),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相比,血浆抵抗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型糖尿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1),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但与体重指数、血压、空腹真胰岛素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血浆抵抗素参与了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示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系指体内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或其活性超常,并不受血容量所制约,从而导致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综合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由肿瘤所致异位ADH分泌,最多见为肺燕麦细胞癌,其他肿瘤如胰腺癌、淋巴肉瘤、霍奇金病、胸腺瘤、十二指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以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为表现的肿瘤11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