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95例,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HPV—DNA阳性率为94.7%(90/95),阳性反应由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延伸至棘层中下部近基底层的细胞核内;HPV—Ag阳性率为63.1%(60/95),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及角质层内。个别阳性细胞可在棘层出现。结论:原位杂交技术在敏感度、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背景染色等方面均优于免疫组化方法,为尖锐湿疣的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65例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的 MVD为(47.6±22.4)个,VEGF总阳性率为 80.00%;VEGF、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 88.89%(32/36),MVD(56.6±20.5),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率 68.96%(20/29),MVD(31.3±18.9).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 MV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8.213,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表达的增高及 MVD的增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颜笑  杜洪  李雯  许进 《现代医院》2006,6(7):29-3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HIT蛋白在62例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2例乳腺癌组织FHIT表达为58.0%(36/62)、正常乳腺组织为96.8%(60/6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FHIT蛋白的阳性率为36.0%(9/25),无淋巴结转移为73.0%(27/3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FHIT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FHIT表达缺失或降低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他克莫司大鼠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组、FK506组和FK506+Dil组,用药4周后建立起各组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TGF-β1的表达.结果 FK506组大鼠的血肌酐值为(34.17±4.54)μmol/L,肌酐清除率为(0.58±0.39)ml·min-1·100g-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6/6),对照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16%(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GF-β1可能介导了FK506引起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v6及Ki-67在子宫腺肌病(AM)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D44v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AM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CD44v6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AM异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Ki-67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3)CD44v6与Ki-67在AM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上调及Ki-67增殖活性的持续存在,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促使了AM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哮喘大鼠炎症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方法以10%的卵蛋白(OVA)致敏并诱喘实验大鼠后,分别以银杏叶提取物、氨茶碱及生理盐水干预,另设正常对照组,记录各组大鼠行为症状,两周后处死模型,计算各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切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银杏叶干预组、氨茶碱干预组大鼠哮喘症状较哮喘组轻。银杏叶干预组、氨茶碱干预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血WBC和EOS依次为(9.45±1.66)×109/L和(3.54±1.10)%、(8.29±2.22)×109/L和(2.26±1.64)%、(12.99±2.46)×109/L和(3.28±1.60)%;(7.29±1.89)×109/L和(1.86±1.19)%。经t检验银杏叶干预组、氨茶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间WBC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肺组织切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哮喘组为甚。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液WBC含量并减轻肺组织WBC浸润,但未明显改变EOS。  相似文献   
7.
C中OPN表达评分明显高于高分化HCC(P<0.05).存在转移的HCC中OPN表达评分明显高于无转移者(2.65±1.83比1.30±1.71,P<0.01).结论 HCC中OPN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有关,提示OPN可能是HCC转移复发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8.
骨桥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中OPN表达评分明显高于高分化HCC(P<0.05).存在转移的HCC中OPN表达评分明显高于无转移者(2.65±1.83比1.30±1.71,P<0.01).结论 HCC中OPN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有关,提示OPN可能是HCC转移复发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CoAracemase,P504s)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方法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观察57例前列腺腺癌标本及399例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P504s、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表达。结果57例前列腺腺癌标本均有PSA的阳性表达(++~+++),54例可检测到P504s阳性表达,癌细胞胞质内可见阳性着色较深的颗粒状物,P504s染色阳性率为94.7%(54/57),其中弥漫阳性率(+++)为54.4%(31/57),3例阴性表达P504s(5.3%)。99.5%(397/399)的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未见P504s阳性表达,P504s在前列腺腺癌和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10,P〈0.01)。P504s的表达程度与标本的获取手术方式及Gleason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X2=29.44,P〉0.05)。结论P504s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前列腺腺癌的参考指标,具有较佳的敏感性(94.7%)和特异性(99.5%)。  相似文献   
10.
<正> 海绵窦的解剖学甚至在解剖学的标准教科书和神经外科都成问题。海绵窦位于复杂的颅底,很难详尽地评价其解剖学。然而,方法学上的不同导致有关海绵窦的不同效应。如果弄清楚此窦确切的正常变化,海绵窦周围硬膜AVM的病因学,就有把握怎样治疗此病。从尸体标本取材,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包括两侧海绵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