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痹症"一名最早见于《素问·痹论》,是在人体元气亏虚的基础上,兼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僵直、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反复发作性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疾病。张仲景十分重视桂枝在痹症治疗中的配伍应用,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继承和发展,创立了多首应用桂枝配伍的治痹经方。本文从张仲景治疗痹症经方中的桂枝药对配伍的角度入手,以营卫、气血、肾阳、筋津、枢机等观点探讨桂枝配伍在痹症治疗应用中的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等中文及英文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运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1 2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外治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西药对照组[OR=2.76;95%CI:2.01,3.79;P0.000 01、OR=2.24;95%CI:1.63,3.08;P0.000 01]且复发率低[OR=0.14;95%CI:0.05,0.39;P=0.000 2];中医外治组总体症状积分较西药组明显下降[MD=1.58;95%CI:1.46,1.69;P0.000 01],且排便及腹痛的改善也均优于西药组[MD=0.30;95%CI:0.12,0.47;P=0.000 8、MD=0.43;95%CI:0.25,0.61;P0.000 01];但在粪便性状上,两组疗效无差异[MD=-0.02;95%CI:-0.71,0.67;P=0.96]。试验序贯分析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证据确切。[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IBS-C疗效可能优于常规西药,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但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访时间长的高质量RCT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匹配出的3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术前CEA、CA19-9的假阴性率及高低不同分组的NLR、PLR值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联合检测指标并探讨联合检测对肿瘤远处脏器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单用肿瘤标志物时假阴性率较高,且CA19-9假阴性率(72.78%)高于CEA假阴性率(49.58%);随着肿瘤进展,肿瘤浸润较深、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期较晚患者CEA假阳性率降低(P?<0.05);CA19-9及PLR的升高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远处脏器转移可能,且女性患者与高PLR值相关;CEA与NLR联合检测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结直肠癌远处脏器转移的作用(AUC=0.881,P?= 0.000)。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在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率、预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TNM分期及指导术后患者复查频率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等中文及英文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1 2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外治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西药对照组[OR=2.76;95% CI:2.01,3.79;P<0.000 01、OR=2.24;95% CI:1.63,3.08;P<0.000 01]且复发率低[OR=0.14;95% CI:0.05,0.39;P=0.000 2];中医外治组总体症状积分较西药组明显下降[MD=1.58;95% CI:1.46,1.69;P<0.000 01],且排便及腹痛的改善也均优于西药组[MD=0.30;95% CI:0.12,0.47;P=0.000 8、MD=0.43;95% CI:0.25,0.61;P<0.000 01];但在粪便性状上,两组疗效无差异[MD=-0.02;95% CI:-0.71,0.67;P=0.96]。试验序贯分析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证据确切。[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IBS-C疗效可能优于常规西药,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但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访时间长的高质量RCT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机体在寒、热不同内环境压力下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70只(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寒模组30只,热模组30只。寒模组予冰水(0℃)灌胃和冷水(10℃)泡浴制作寒证模型,热模组予乙醇(30%)和辣椒素(0.9 g·L~(-1))溶液制作热证模型,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 mL·kg~(-1)·d~(-1),持续5周。寒模组、热模组于第6周制作大肠癌模型,均予DMH溶液颈后皮下注射,25 mg·kg~(-1),每周1次,连续12次。造癌期间热模组仅予30%乙醇溶液,寒模组维持造模,10 mL·kg~(-1)·d~(-1),持续38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测定摄食量、体质量变化情况。于第27,29,32,35,38周分批取材,将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钙、镁-三磷酸腺苷酶(Ca2+Mg2+-ATP)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检测。结果:寒模组大鼠出现便血、腹水等症状明显早于热模组。与正常组比较,寒模组、热模组摄食量、体质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寒模组第32,35周大肠长度较短(P0.05),热模组第27,29,38周Na+K+-ATP,Ca2+Mg2+-ATP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寒模组第29,35周SDH酶活性降低(P0.05,P0.01);热模组第38周SDH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寒模组第27周L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热模组第29,32周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与热模组比较,寒模组大肠质地表现出较大的脆性,纤维化加重,促纤维增生性特征表现明显;肿瘤发生率较高,肿瘤分化程度严重;寒模组第27,29,38周Na+K+-ATP,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第29,38周S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第32周LDH活性降低(P0.05)。结论:大肠癌处于寒冷环境时,促进肿瘤发生,处于热环境时在后期亦促进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臧堃堂教授在治疗痹症方面的独特思路。臧堃堂认为本病辨证应以祛风为先,辅以补气血、调肝肾、祛痰瘀,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上善用药对组方配伍,药效甚佳,使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得以减轻,同时也充分证实了合理运用药对配伍在治疗痹症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肿瘤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ippo通路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总结Hippo通路在调节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转移、耐药以及免疫微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希望为Hippo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