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67例7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结果 78眼中75眼(96.15%)无复发及并发症出现,有2眼复发,1眼因瘢痕增生致眼球外转受限.结论 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并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梁笑琼  郭华 《现代保健》2009,(30):42-42
目的观察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治疗型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67例7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结果78眼中75眼(96.15%)无复发及并发症出现,有2眼复发,1眼因瘢痕增生致眼球外转受限。结论自体角膜缘球结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并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低下的原因。方法本文共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341例(360眼),其中术后低视力病例30例(30眼),跟踪随访3个月,分析造成低视力的原因。结果30眼术后低视力患者,随访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眼(1.94%),高度近视形成弱视7眼(1.94%),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6眼(1.66%),青光眼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3眼(0.83%),眼底出血3眼(0.83%),视神经萎缩2眼(0.55%),黄斑裂孔1眼(0.27%),角膜白斑1眼(0.27%)。结论术前病变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严格术前检查,规范操作规程,充分估计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低视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影响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70)眼弱视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矫正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者为基本治愈眼。结果:本组70眼中,基本治愈43眼,基本治愈率61.4%。弱视的类型、程度及注视性质均影响弱视的治疗效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斜视性弱视疗效最差;弱视程度越重疗效越差,中心凹注视患者治疗效果优于旁中心注视患者。结论:弱视的治疗效果因弱视的类型、程度及注视性质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
梁笑琼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20-120
目的:观察并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技巧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218眼(180例)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0.3者211眼(96.8%),其中≥0.8者182眼(83.5%);术中后囊破裂3眼,悬韧带断裂1眼,术后角膜水肿34眼,瞳孔移位6眼,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干扰素及阿昔洛韦滴眼剂联合应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方法 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80例(94眼)患者,其中男43例(49眼),女37例(45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a-干扰素针(50 IU/ml)0.5 ml,结膜下注射,隔日一次,剩余1.5 ml局部点眼,每日4次,同时使用0.1%阿昔洛韦滴眼剂滴眼,每日6次.对照组40例,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剂滴眼,每日6次.治疗后14 d随诊,分别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组的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0.0%,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及阿昔洛韦滴眼剂联合应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应用0.1%阿昔洛韦滴眼剂滴眼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产APS-6000B型视野计对60例(120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100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有56.7%中心视野出现异常,其平均光敏感度、平均缺损及短期波动3项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相关(r=-0.623),而与空腹血糖相关性低(r=0.05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已受到了损害,这些损害与糖代谢障碍有关,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华  梁笑琼  周斌 《现代保健》2010,(31):75-76
目的 探讨干扰素及阿昔洛韦滴眼剂联合应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方法 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80例(94眼)患者,其中男43例(49眼),女37例(45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a-干扰素针(50 IU/ml)0.5 ml,结膜下注射,隔日一次,剩余1.5 ml局部点眼,每日4次,同时使用0.1%阿昔洛韦滴眼剂滴眼,每日6次.对照组40例,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剂滴眼,每日6次.治疗后14 d随诊,分别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组的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0.0%,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及阿昔洛韦滴眼剂联合应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应用0.1%阿昔洛韦滴眼剂滴眼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APS-6000B型视野计对60例(120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100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有56.7%中心视野出现异常,其平均光敏感度、平均缺损及短期波动3项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相关(r=-0.623),而与空腹血糖相关性低(r=0.051).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已受到了损害,这些损害与糖代谢障碍有关,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