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我院近5 a住院及外院转诊的大量蛋白尿狼疮性肾炎(LN)患者合并肺部疾病误诊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LEF)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肾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排除药物等继发因素,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相关的肾损害患者4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来氟米特+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19例(糖皮质激素)。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相关生化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实验组、对照组疗效比较:实验组完全缓解8例(33.33%),显效4例(16.67%),有效5例(20.83%),无效7例(29.17%),总有效17例(70.83%);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10.53%),显效4例(21.05%),有效3例(15.79%),无效10例(52.63%),总有效9例(47.3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肾损害近期降尿蛋白疗效显著,肾功能稳定,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54的表达与NF-κB活化水平,在IgA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IgA肾病组进行肾活检计算肾小球横切面细胞数、损伤肾小管百分数及肾小球损伤指数。分离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D154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NF—κBp65亚的单位活化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NAG。结果IgA肾病组PBMC CD154的表达水平(15.1±4.7)%、NF—κB活化水平(33.8±1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9±2.9)%、(3.5±1.3)%,P〈0.01。患者PBMC CD154的表达水平与NF-κB活化水平、肾小球横切面细胞数,损伤的肾小管百分数及肾小球损伤指数、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NAG呈显著正相关(γ=0.475、γ=0.396、γ=0.538、γ=0.571(均P〈0.01)、γ=0.308、γ=0.316、γ=0.324(均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PBMC CD15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与NF—κB活化水平、肾脏损伤指标密切相关,提示CD154在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与NF—κB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其对肾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透患者感染非典型肺炎的临床情况。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SARS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和转归。 结果 本组潜伏期3~7d,平均(4. 45±1 .49)d;首发症状:发热9例,咳嗽2例。9例康复出院,3例死亡,其中1例慢肾合并晚期肝癌住院3d因全身衰竭死亡,1例糖尿病肾病住院5d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住院8d因心功能衰竭死亡。住院时间为 29~49d,平均(35 88±6 56)d。本组使用激素的天数 14~35d,平均(20. 10±6. 94)d。 结论 血透患者感染SARS病死率高,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易于出现心衰、贫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探讨CD154与患者炎症状态、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①32例2010年4~10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SLE患者,男2例,女30例。②给予心脏彩超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前后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肌钙蛋白(cTnI),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D154的表达水平。③根据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CK-MBⅡ、肌钙蛋白结果,将有心肌损伤指标阳性的患者分为A组(20例),心肌损伤指标阴性的患者分为B组(12例);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④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Spearman相关法,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为(29.1±10.8)%、CRP为(68.4±12.2)mg/L均明显高于B组(11.9±8.2)%、(36.9±11.5)mg/L,P<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5.9±2.2)%显著低于A、B组,P<0.01。②A组CK-MBⅡ为(9.7±3.6n)ng/ml、cTnI为(0.43±0.21)ng/ml、IVST为(11.8±3.2)mm、LVMI为(110.51±18.64)g/m2显著高于B组CK-MBⅡ为(2.3±0.8)ng/ml、cTnI为(0.22±0.09)ng/ml、IVST(9.6±1.1)mm、LVMI(90.78±9.53)g/m2(P<0.01);A组LVDd(50.3±6.6)mm、LAD(32.4±5.4)mm、亦高于B组LVDd(46.4±3.1)mm、LAD(28.2±4.6)mm(P<0.05);A组LVEF(56.2±14.8)%显著低于B组LVEF(64.7±10.3)%(P<0.01)。③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与CRP、CK-MBⅡ、cTnI、LVDd、LVIMI、IVST、LAD呈正相关[γ=0.343,γ=0.315,γ=0.437,γ=0.364,γ=0.448(均P<0.01);γ=0.266,γ=0.216(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γ=-0.346,P<0.01)。结论 SLE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肌损伤患者,并与炎症、心肌损伤明显相关,提示CD154在SLE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会成为SLE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SLE心肌损伤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探讨CD154与患者炎症状态、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①32例2010年4—10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SLE患者,男2例,女30例。②给予心脏彩超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前后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Y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肌钙蛋白(cTnI),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D154的表达水平。③根据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CK—MBII、肌钙蛋白结果,将有心肌损伤指标阳性的患者分为A组(20例),心肌损伤指标阴性的患者分为B组(12例);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④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Spearman相关法,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为(29.1±10.8)%、CRP为(68.4±12.2)mg/L均明显高于B组(11.9±8.2)%、(36.9±11.5)meCL,P〈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5.9±2.2)%显著低于A、B组,P〈0.01。②A组CK-MBⅡ为(9.7±3.6n)ng/ml、cTnI为(0.43±0.21)n加nl、IVST为(11.8±3.2)mm、LVMI为(110.51±18.64)g/m^2显著高于B组CK—MBⅡ为(2.3±0.8)ng/ml、cTnI为(0.22±0.09)ng/ml、IVST(9.6±1.1)mm、LVMI(90.78±9.53)g/m2(P〈0.01);A组LVDd(50.3±6.6)mm、LAD(32.4±5.4)mm、亦高于B组LVDd(46.4±3.1)mm、LAD(28.2±4.6)mm(P〈0.05);A组LVEF(56.2±14.8)%显著低于B组LVEF(64.7±10.3)%(P〈0.01)。③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与CRP、CK—MBII、cTnI、LVDd、LVIMI、IVST、LAD呈正相关[γ=0.343,γ=0.315,γ=0.437,γ=0.364,γ=0.448(均P〈0.01);γ=0.266,γ=0.216(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γ=-0.346,P〈0.01)。结论SLE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肌损伤患者,并与炎症、心肌损伤明显相关,提示CD154在SLE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会成为SLE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SLE心肌损伤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不同血压水平特发性膜性肾病(id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尿蛋白谱的差异。方法分析在我院进行初始治疗的IMN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理分期、不同血压水平患者尿蛋白谱的差异。结果血压正常组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值均低于血压升高组(P<0.05或P<0.01);两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Ⅰ~Ⅱ期患者的TRF、IgG、α1-MG、β2-MG值均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或P<0.01);两组Al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压水平和不同病理分期的IMN患者尿蛋白谱存在差异,病理改变越严重,尿蛋白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观察透析前后BT、PLT、APTT、PT、TT及皮肤、穿刺口渗血情况,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结果312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病人,有28例(9.0%)出现穿刺口渗血,穿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的渗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渗血原因包括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素过量渗血、血小板低下)与机械性因素(皮肤松驰、导管扩张管直径过大、穿刺口切口过大、导管松动脱出、股动脉合并淋巴导管损伤)两大类。分别给予按压、补充凝血因子、护肝、硫酸鱼精蛋白中和、绕导管穿刺口荷包缝合、脱出导管消毒回纳再固定、损伤淋巴管者拔管穿刺口“8”字缝合而止血。结论中心静脉留置透析管建立血液透析临时通路安全有效,渗血原因多样,只有正确地分析其穿刺口渗血原因,才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18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性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感染(MPI)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MPI的临床资料。结果二、三、四重感染分别为44.4%、38.9%、16.7%;细菌感染率100%、真菌感染77,8%,MCV感染61%,卡氏肺囊虫病22.2%,结核菌感染11.1%,细菌以革兰性阴性菌为主,真菌以念珠菌为主,14例(77.8%)出现ARDS,院内死亡5例(27.8%),放弃治疗3例(16.7%),院后追踪均死亡;痊愈10例(55.6%)。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混合感染符合免疫缺陷宿主肺部感染特点,高死亡率可能与早期痛原体检测困难、病原体耐药、患者经济状况有关,早期进行侵袭性肺部检查可能对提高早期病原菌的检出率、降低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进培养方法,提高致病菌培养阳性率及了解本中心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方法:腹膜炎腹腔透出液直接涂片观察细菌及接种于培养瓶(BA组),或离心后再涂片及接种(C-BA组)。观察两组细菌阳性检测率及致病菌培养阳性率。观察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结果:传统涂片组与离心涂片组比较,P〈0.01。BA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C-BA组比较,P〈0.01。前2位致病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均100%敏感。结论:改进培养方法提高了致病菌培养的阳性率。离心涂片组的细菌阳性率明显比传统涂片组高。对本中心腹膜炎,可使用阿米卡星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