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并微量喂养治疗早产儿,能否使早产儿生存质量提高,无呼吸暂停,低血糖及脑出血等。方法:早产儿自生后2~3d开始用静脉营养并微量哺养。结果:早产儿出生后早期部分TPN,同时微量喂养,体重增加快,住院天数短,并减少住院费用.讨论:静脉营养并微量喂养治疗早产儿,生存质量提高,无呼吸暂停,低血糖及脑出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围产新生儿医学的日益进步,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及时正确治疗护理早产儿,提高健康素质,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现将近5年多我科收治的早产儿200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重要比例,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呼吸道症状重,切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予以重视,本科收治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旭,男,5岁,2004年9月23日入院,发现误服炎痛喜康300片5小时,出现嗜睡,烦躁,意识不清入院。入院查体:BPl0.6/6.7Kpa,R34次/分,意识不清,浅昏迷,面色苍白,口周发绀,瞳孔3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40次/分。入院后给予吸氧,大量输液,利尿,保护胃肠粘膜,止血,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未洗胃。入院14小时出现呼吸促加重,口周及眼窝发绀,眼裂闭合不严,三凹征明显,颈强,双肺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及喘鸣音,心率180次/分,给予冬眠灵,地塞米松,西地兰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危及患儿生命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现将2000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7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感染性疾病重要的病原体之一。MP不仅侵袭呼吸道,还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已越来越受到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科200501/2008—12诊断MP感染28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洪芝  张旅惠  崔超颖 《中外医疗》2010,29(9):104-104,108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疾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于应用NCPAP治疗的20例新生儿湿肺,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Ⅰ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节NCPAP压力,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治愈20例(100%)治疗过程中出现鼻腔黏膜红肿2例,腹胀2例,经及时处理均缓解;未发生气压伤、鼻腔黏膜坏死、肺不张等并发症。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对于基层医院由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病情,于2003年10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鱼腥草注射液、α-糜蛋白酶、5%碳酸氢钠、地塞米松超声雾化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0例,并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感染肠道外脏器受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325例,按其肠外脏器受损的有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肠道症状、肠外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结果:55.3%的RV肠炎合并肠外脏器受损,心肌、呼吸道、肝脏、中枢神经、血液系统受累,有1个、2个、3个脏器同时受累。≤6个月小儿最易有肠外表现,发热、脱水、酸中毒、C-反应蛋白升高亦与肠外表现相关,但肠外脏器受累预后较好,心肌酶、肝酶、CRP1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仅少数2周左右恢复。结论:RV是一种能引起全身脏器损害的疾病,在诊治RV肠炎患儿时,应重视肠外脏器受损情况,予以及时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0.
刘春梅  梁洪芝  王慧 《吉林医学》2009,30(14):1392-1392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在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症过程中,胃肠功能障碍是衡量新生儿病情严重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由新生儿窒息、早产、败血症所致,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现将我院2002年-2008年诊断为新生儿的6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