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4月-2019年3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应用终浓度为0.1mg/L、1mg/L、2.5mg/L、5 mg/L吡柔比星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记为THP 0.1mg/L组、THP 1 mg/L组、THP 2.5mg/L组、THP 5mg/L组;未经任何处理的KM3细胞作空白对照(Con)组;转染pcDNA3.1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PCDH10为pcDNA3.1-PCDH10组,转染si-NC后用1 mg/L的THP处理为THP 1 mg/L+si-NC组,转染si-PCDH10后用1 mg/L的THP处理为THP1 mg/L+si-PCDH10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THP处理后,KM3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21、Bax、PCDH10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过表达PCDH10后,KM3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21、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抑制PCDH10表达后,THP处理的KM3细胞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21、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柔比星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CDH10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1994年得到国际公认,该类淋巴瘤属结外B细胞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低度恶性,预后较好。现将我院1993—2000年22例消化道MALT淋巴瘤诊治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431-5p靶向MDM2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白血病患者、正常人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K562中miR-431-5p的表达。以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miR-NC组(转染miR-NC)、miR-431-5p组(转染miR-431-5p)、miR-431-5p+pcDNA3.1组(miR-431-5p和pcDNA3.1共转染)和miR-431-5p+pcDNA3.1-MDM2组(miR-431-5p和pcDNA3.1-MDM2共转染)。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DM2、CyclinD1、P21、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和Western blot验证miR-431-5p和MDM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人骨髓细胞相比,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K562中miR-431-5p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组相比,miR-431-5p组K562细胞MDM2、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21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减弱,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431-5p+pcDNA3.1组比较,miR-431-5p+pcDNA3.1-MDM2组K562细胞MDM2、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21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431-5p通过靶向下调MDM2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属于发病原因不明以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可有反复发作性出血和血栓形成。现将本院从1996年1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13例ET患者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