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具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实行开放式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31例具有暴力或潜在性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实行开放式管理,与其他康复期病人群住,并参与病区内务管理、清洁卫生及协助开膳工作。对照组实行封闭式管理。结果观察组在第1周和第6周N-BPRS“敌对猜疑”因子项的评分和第12周的辱骂性行为、破坏性行为、敌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具有暴力行为或潜在性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开放式管理值得尝试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2.
强化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晶莹 《右江医学》2009,37(4):434-435
目的探讨对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和延长复饮间隔时间。方法将2007年住院的56例酒依赖患者及家属作为观察组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酒依赖的临床表现、危害,减少酗酒行为。同时将2006年50例酒依赖住院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结果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教育时间为(14.4±9.8)h,家属平均教育时间(4.2±1.1)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院一年内观察组患者复饮率为32.1%、病情复发再住院率19.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饮率、病情复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梁晶莹 《右江医学》2000,28(5):420-421
精神疾病因其固有的特殊性 ,很多病人病情迁延 ,反复发作 ,功能退缩 ,生活不能自理。针对疾病的特点 ,强调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 ,对促进病人恢复健康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减少疾病的复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74人 ,其中男性 12 1人 ,女性 53人 ;15~ 19岁 55人 ,30~ 39岁 73人 ,4 0~ 4 9岁 35人 ,50~ 70岁 11人 ;大学文化程度 12人 ,中专 (含高中 )2 4人 ,初中以下 12 6人 ,文盲 12人 ;职工 54人 ,农民82人 ,商人 2人 ,无业人员 10人。方  法   1.通过科室全体人员讨论 ,制定出引导护…  相似文献   
4.
梁晶莹 《医学综述》2009,15(18):2788-2790
慢性精神分裂症因其行为退缩和社会功能严重缺陷成为治疗和康复的难点,临床上除了药物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外,必须辅以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康复训练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而回归社会,而行为治疗模式则因兴起时间早及康复效果较好而成为慢性精神分裂症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目前我国行为疗法开展最多的项目有代币奖励强化法、综合(劳动)技能训练法、艺术行为训练法等,本文对几种常用行为治疗方法的康复效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采用肢体锁带约束方式和传统约束带约束对精神病住院患者心理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22例精神病患者按约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锁带约束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约束带约束方式。比较两组的约束时间;通过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激惹因子项和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其中的8个子项目对受约束病人进行心理评定,用N—BPRS中的焦虑诉述和敌对性项评定心理伤害。结果观察组约束时间(26.6±14.6)h,对照组为(38.4±16.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NOSIE和N—BPRS评定中,对照组分值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焦虑诉述和敌对性项的比较中,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因病情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在有条件的情况尽量采用锁带约束方式,以保护病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探视对不同住院时间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晶莹 《护理学报》2005,12(2):15-16
目的了解家属在不同阶段探视住院精神病患者对其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49例精神病患者按病程分为入院初期组42例,病情稳定组51例,康复组56例,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对患者在家属探视前后进行测量,观察3组患者和各类疾病患者探视前后该量表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对入院初期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复发性躁狂患者进行探视,患者的总体病情变化和敌对激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在病情稳定期除情感性障碍有变化外,对其他疾病以及康复期的患者探视没有质的变化。结论在患者入院初期不宜探视,在病情稳定期和康复期的探视也有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7.
氯氮平是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快速、高效的抗精神病作用已得到充分的肯定。然而,氯氮平导致流涎副作用的发生率高达40%~82%[1],涎液暴露在空气中形成的恶臭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病房的卫生管理带来难题,而且在睡眠中吸入或反流涎液易引起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病人应用肢体锁带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晶莹 《护理学杂志》2003,18(9):692-692
对402例精神病病人采用约束带固定,其中211例(对照组)来用传统约束带,191例(观察组)采用自制肢体锁带。结果观察组自行解除约束、反抗及哭泣、皮肤擦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约束持厌恶感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应用肢体锁带约束病人既保证了病人安全,又减少了对病人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乡居民有线或无线通讯工具普及率的极大提高,对出院精神病患者持续进行疾病抗复发干预已十分方便和快捷。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试行定期对311例出院男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随时接受患者电话咨询,与同期128例出院无通讯工具而采用信函联系的患者进行效果比较,以探求一条从精神病医院到家庭指导的新途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服刑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深入访谈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晶莹 《护理学报》2007,14(7):91-92
目的 探讨对服刑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深入访谈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1例在治疗的、正在服刑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深入访谈.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评价总分及情感退缩、运动迟缓、社交无能等3项单项得分情况,比较访谈前与出院前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人N-BPRS总分及情感退缩、动作迟缓、社交无能等3项单项访谈前、出院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服刑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深入访谈是一种较强烈的、具有目的性心理护理过程,能使病人的情感得到渲泄,心情舒畅,易于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