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梁昌富 《海南医学》2001,12(7):38-38
目的 探讨自制遥控气钡灌肠机治疗肠套叠的效果。方法:用自制遥控气钡灌肠机行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结果:40例肠套叠中36例复位成功,其中1例间隔4小时后再次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0%。结论:若没有机械化的肠套叠复位机,用自制的遥控气钡灌肠机治疗肠套叠,同样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是早期治疗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TOMOS)技术在口腔有固定金属假牙的颌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与多层螺旋CT (MSCT)进行对照。方法回顾分析口腔有固定金属假牙患者的TOMOS及MSCT的影像资料,每组各25例,观察曝光时间、患者受辐射剂量及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OMOS组的曝光时间为(0.700±0.050) s,明显少于CT组的(6.267±0.709) 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912,P<0.01);TOMOS组患者受辐射有效剂量为(0.033±0.004) mSv,明显低于CT组的(1.667±0.537) mSv,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812,P<0.01);对下颌角及升支病变显示,TOMOS明显优于MSCT。结论 TOMOS检查方法实用、便捷,其辐射剂量不到CT的2%,在有金属假牙者的下颌角及升支病变的检查优势明显,可部分代替CT检查。  相似文献   
3.
梁昌富  陈旺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103-2104
2009年3月起源于墨西哥及美国西南部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快,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与以往季节性流感不同,重症患者易并发肺内感染,且表现多种多样.本文收集了1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并对肺部病变进行分型,判断各型肺炎的演变及转归,为临床治疗策略的调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梁昌富 《海南医学》2011,22(24):98-10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j表现,分析其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MRI征象,观察榷体、终板、椎间盘、冷脓疡的信号变化和增强后改变。结果(1)44例共有110个椎体受累,单椎体2例,2个椎体30例,3个及以上椎体12例;椎体破坏于T1WI呈片状均匀低信号、混杂信号,T2WI及T2脂肪抑制序列呈均匀高信号、混杂信号;终板局限破坏,见囊状小脓肿形成,呈无结构长T1、长T2信号。(2)39例为单个椎间盘受累,其中轻度变窄20例,中至重度变窄19例,T2WI呈低信号,T2wI及T2+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椎间盘正常者5例。(3)44例椎旁软组织肿胀,椎前或椎旁脓肿39例,其中,10例伴腰大肌脓肿,4例伴椎管内脓肿。脓肿呈T2WI稍低、T2WI及T2+STIR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呈不均匀条带状或环形强化。(4)15例患者21个椎弓根受累,18例脊髓受压。结论椎体及椎间盘破坏、椎体破坏伴椎旁脓肿为脊柱结核特征,MRj能发现脊柱结核早期征象,反映其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对下颌髁突肥大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并探讨其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方法:下颌髁突肥大高位切除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7~34岁,平均21.2岁,采用固定或隐形正畸治疗,种植钉压低患侧上颌后牙。术前、术后及正畸后进行颞下颌关节功能对比,常规拍摄锥形束CT(CBCT),头颅定位侧位片,Tc99m_MDP颌骨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检查,着重测量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术前患侧和健侧比较关节间隙(包括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及正畸后各关节间隙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髁突高位切除术联合术后正确的正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由于髁突肥大导致的颜面及错牙合畸形以及由此引发的颞下颌关节障碍,正畸治疗后髁突回到关节窝正常位置,患侧髁突改建,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血友病性假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岁5个月,发现右前臂肿物1个月,起初拇指大小,后渐弥漫性增大,达15 cm×9 cm,无红肿、痛,皮温不高,质软.既往史:确诊血友病5年,无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凝血因子Ⅸ为15%(参考值:>45%),凝血因子Ⅷ为165%(参考值>45%),纤维蛋白原9.86 g/L(参考值:2.00~4.00 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2.5 s(参考值:26~38 s).  相似文献   
7.
梁昌富 《海南医学》2010,21(12):28-29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诊断及意义。方法 64例膝关节外伤后2周内X线检查阴性但局部症状明显的患者行MRI检查,其中15例行关节腔镜检查。结果 64例共89处隐性骨折,主要发生于股骨外侧髁及胫骨上端前部和外侧,其中20例伴交叉韧带、副韧带及半月板撕裂。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准确,并能发现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对于疑有膝关节隐性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者,MRI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胆石片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成常规组(2020年1月~2021年6月入院)、实验组(2021年7月~2022年12月入院),每组45例。常规组接受头孢唑林钠单一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胆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恶心呕吐、厌油腻、胆区疼痛、纳呆腹胀)、MC Gill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强度(PPI)]、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胆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恶心呕吐(2.40±0.15)分、厌油腻(1.45±0.13)分、胆区疼痛(2.77±0.18)分、纳呆腹胀(1.94±0.07)分;实验组恶心呕吐(1.20±0.07)分、厌油腻(0.52±0.10)分、胆区疼痛(1.13±0.11)分、纳呆腹胀(0.63±0.04)分。实验组恶心呕...  相似文献   
10.
梁昌富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31-133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临床表现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MFH,术前分别经X线平片(9例)、CT(6例)、MRI(3例)检查,复习文献及寻找影像学特点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9例MFH中,4例位于骨端,距离关节面0.3~4cm,4例位于骨干,1例位于骨干及骨端。X线及CT表现为:局限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或部分清,CT上病灶密度不均,CT值在25~40HU左右,伴有不完整的硬化边(5例),软组织肿块一般不超过破坏灶范围(8例),超过骨破坏灶范围的软组织肿块(1例),MRI显示病灶更清晰,有结节样突起。结论:X线平片、CT及MRI综合影像检查对诊断MFH有帮助。发生于中年长骨骨干或骨端者,症状轻而骨质破坏明显,兼有良、恶性骨肿瘤特点,可提示该病。MRI表现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