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CBM、PubMed等数据库,搜集关于中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研究,共计1660例患者,其中中药组847例,对照组813例。结果显示,中药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9,95% CI:1.17~1.42,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RR=0.43,95% CI:0.25~0.71,P<0.05),中药组的复发率和排便时间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2,95% CI:0.19~1.99),P>0.05;MD=-0.73,95% CI:-1.68~0.21,P>0.05),中药组在改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餐后2h血糖(2-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2hPG)水平、排便难度、排便性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MD=-0.62,95% CI:-1.02~-0.21,P<0.05;MD=-1.23,95% CI:-1.96~-0.50,P<0.05;MD=-0.42,95% CI:-0.62~-0.23,P<0.05;MD=-0.52,95% CI:-0.76~-0.28,P<0.05)。结论 中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褐藻糖胶(fucoidan)对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发的乳腺肿瘤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模型组(M)、低(F1)和高剂量(F2)褐藻糖胶干预组。M组及F1、F2组,大鼠右侧臀部皮下一次性注射100 mg/kg DMBA建立乳腺癌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癌发生率及抑瘤率;HE染色观察大鼠空肠粘膜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D-乳酸(D-LA)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1、F2组大鼠肿瘤潜伏期均延长,肿瘤发生率和平均瘤重量降低(均P0.05);抑瘤率分别达到34.5%和49.2%;M组大鼠肠壁受损,绒毛裸露且结构丧失,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降低,经褐藻糖胶干预后,小肠绒毛逐渐恢复栅栏样结构,其绒毛结构接近于CN组;与M组比较,F2组D-LA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F1、F2组DAO的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F1、F2组occludin及ZO-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褐藻糖胶对大鼠乳腺肿瘤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修复乳腺癌大鼠受损的肠黏膜屏障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济南市社区老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1-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济南市主城区六个行政区中社区732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身体活动、静坐时间及睡眠时间)等情况,通过身高及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超重、肥胖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济南市老年人BMI中位数为25.10 kg/m2,男性BMI中位数为24.78 kg/m2,女性BMI中位数为25.39 kg/m2;低龄老年人的BMI中位数为25.09 kg/m2,高龄老年人的BMI中位数为26.13 kg/m2。70.31%(502/714)的老年人BMI处于异常范围,消瘦率为1.96%(14/714),超重率为48.32%(345/714),肥胖率为20.03%(143/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肿瘤的抑制效果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酪乳杆菌干预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干酪乳杆菌干预组大鼠右侧臀部皮下一次性注射100 mg/kg DMBA建立乳腺癌模型。低和高剂量干酪乳杆菌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4和8 mL/(kg·d)干酪乳杆菌(1×108 CFU/mL),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5 mL/(kg·d)大豆油灌胃。每天1次,持续16周后处死大鼠,完整剥离肿瘤组织及脏器,计算各组大鼠乳腺癌发生率、抑瘤率及脏器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2、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肿瘤发生,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酪乳杆菌干预组均有肿瘤发生。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干酪乳杆菌组大鼠肿瘤潜伏期延长,肿瘤发生率和平均瘤质量降低(P均 < 0.05);抑瘤率达到41.2%;且该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 < 0.05);TCRαβ+CD161a+NK细胞百分比、CD3+CD8+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均 < 0.05);血中CD3+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 < 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4水平明显降低,而IL-6、IL-12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均 < 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干酪乳杆菌干预组,血清IL-4、IL-10浓度显著增高,IL-6、IL-12浓度显著降低(P均 < 0.05);低和高剂量干酪乳杆菌干预组血清中TNF-α浓度均显著下降(P均 < 0.05)。结论:干酪乳杆菌对乳腺癌大鼠肿瘤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酪乳杆菌调节CD4+、CD8+T细胞、NK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分布,改善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全面了解菏泽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质量,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菏泽市2018—2020年161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传染病诊疗登记病例。采用加权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法计算传染病报告的综合质量指数,对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病例5 900例,整体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和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分别为98.69%、99.85%、97.33%、97.24%、97.54%和99.16%。不同年份或类型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综合质量评估结果显示:2020年>2019年>2018年;省市级>县区级>乡镇级;三级>二级>一级或未分级。住院内科病例的传染病报告率较低,为96.80%,丙类传染病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报告率较低,为96.43%。结论 菏泽市传染病报告质量整体较好,部分医疗机构、科室和疾病类型的传染病报告质量仍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