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亚萍 《中外医疗》2012,31(24):38-38,40
目的探讨Pre-S1Ag判断乙肝抗病毒疗效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该院自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行普通干扰素治疗,经过48周治疗过后,检测Pre-S1Ag、HBVDNA,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结果。结果治疗前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测,血清中HBVDNA阳性100例,Pre-S1Ag阳性84例;治疗后再次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测,血清中HBVDNA阳性44例,Pre-S1Ag阳性39例。结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HBVDNA和Pre-S1Ag有很好的检出一致性,Pre-S1Ag判断乙肝抗病毒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最近,我们对两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_1及血浆置换疗法抢救成功。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在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了HBV-DNA-YMDD变异.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FLP);通过PCR扩增目的DNA片段,再用限制性内切酶(Nde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透射仪上观察酶切后PCR产物条带的变化进行多态性分析,即可确定是否发生了变异.结果52例患者HBV-DNA定量均>1.0×103,其中检出HBV-YMDD变异15例,检出率为28.8%.用药54周、81周、132周变异率分别为12.5%、23%、35%.HBV-YMDD变异者ALT均>320U/L;HBV-DNA荧光定量均大于107.结论服用拉米夫定时间越长,YMDD变异率越高.采用RFLP-PCR法能快速、简便灵敏地检出HBV-YMDD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四项“线粒体M2型(AMA M2)、肝肾微粒体1型(LKM—1)、肝溶质抗原1型(LC-1)、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血清学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四项.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测356例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四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共62例.其中AMA M2阳性29例占46.8%.LKM-1阳性5例占8.0%,LC—1阳性7例占11.3%,SLA/LP阳性21例占33.9%。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组合四项.对不明原因的肝病患者,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特异性,对这些疾病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市2009年3—4月收治的EV71IgM阳性的足口病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70例EV71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有66例有一项或多项心肌酶谱异常,占94.3%;其中CK~MB单项异常24例,占34.28%;LDH、CK—MB两项项异常25例,占35.71%;CK、CK—MB两项项异常5例,占7.14%;AST、LDH、CK、CK—MB四项项异常5例,占7.14%:LDH、CK、CK—MB三项异常6例,占8.6%;AST、LDH、CK—MB三项异常1例,占1.42%;四项全正常者4例,占5.7%。结论EV71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大部分心肌酶谱异常,可能存在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6.
HBV YMDD变异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产生与血清HBV-DVA水平的关系.方法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平均疗程32月(12~48月),治疗前及治疗中每4~6月采血,用荧光实时PCR定量检测HBV-DNA,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HBVYMDD变异.分析出现YMDD变异组与非变异组治疗前HBV DNA水平差异.结果 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未产生YMDD变异(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病毒载量水平越高,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越容易产生YMDD变异,且产生时间越早.血清病毒载量可作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产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oLA)Ⅰ类分子α链的多态性和结合恒定链(Ii)的结构域。方法:从3头淮北黄牛获得75条BoLAⅠα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典型BoLAⅠα结构域和Ii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蛋白表达后进行纯化鉴定,用拉下法和免疫印迹检测BoLA Iα链与Ii结合的结构域。构建相应真核重组质粒,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BoLAⅠα片段与Ii在细胞内共定位。结果:首先,所克隆的BoLAⅠα基因序列存在至少5种基因型,呈现高度多态性,分布于该分子的抗原肽结合区域(α1α2)和胞浆区。其次,构建的含BoLAⅠα1α2α3、BoLAⅠα1α2和BoLAⅠα3基因的原核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其中,BoLAⅠα1α2α3、BoLAⅠα1α2具有结合Ii的活性功能。最后,在293T细胞内BoLAⅠα1α2α3和BoLAⅠα1α2与Ii共定位,而单一BoLAⅠα3却不能。结论:BoLAⅠα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BoLAⅠα1α2是与Ii结合和胞内共定位的功能片段。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 采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126例住院慢性乙肝患者及其126例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Beck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乙肝患者及其配偶抑郁情绪总发生率分别为80.95%、60.32%;乙肝患者轻度抑郁情绪及抑郁情绪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配偶组(P<0.05或0.01).患者及其配偶客观支持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主观支持因子分(P<0.05).相关分析发现.乙肝患者Beck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及职业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0.05),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患者配偶Beck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以及年龄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乙肝患者及其配偶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乙肝患者的社会总支持越低及从事职业条件越差其抑郁情绪越高.且年龄越大.抑郁情绪越重.二者的客观支持低于主观支持;乙肝患者的配偶主观支持越低,年龄越小,抑郁情绪越重.  相似文献   
9.
<正>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4a,工人。因乏力、纳差、尿黄一周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查: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无移动性浊音;肝脾不肿大。按照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诊断为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应用阿德福韦酯片对处于活动性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30 例2005 年前两年在我院就诊的处于活动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确诊患者病例(A 组),再抽取30 例近段时间该病患者病例(B 组).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 组;治疗后乙肝病毒检测的转阴率明显高于A 组;用药前后对的肝功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 组;用药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治疗结束后乙肝病毒检测结果 再次转阳率明显低于A 组.结论 应用阿德福韦酯片对处于活动性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