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意义及术前、术中护理配合,客观评估护理效果。方法:针对130例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8例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护理要点”。结果:选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危险性小的优势。结论:护理配合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每个环节,对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78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术中发生瘤体破裂4例,坚持栓塞术治疗后4例痊愈,并未出现死亡患者,全部患者皆治愈,痊愈率100.00%;治愈患者术后皆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均为8.5±3.1个月,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宣教、术中积极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等策略,对于并发症发生有着积极的降低作用,同时对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医源性严重血尿患者,均经选择性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TAE),其中17例用弹簧圈加明胶海绵栓塞,另5例单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DSA清晰地显示了全部患者病侧肾的对比剂外溢,其中4例合并动静脉瘘,主要累及肾中下极动脉分支。22例中的20例(90.9%)是一次TAE获得成功,其余2例起先均是单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后,1例持续有血尿,另1例3 d后再次出现血尿,随后,二次用弹簧圈加明胶海绵栓塞遂使血尿完全消失。平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血尿复发。结论超选择性TAE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医源性肾出血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是根治此类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手段。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5例,其中AVNRT6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VNRT患者65例,其中女性  相似文献   
5.
心先安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心病病人由于慢性缺氧及肺部反复感染 ,对洋地黄药物耐受性低 ,疗效较差 ,且容易心律失常 ,故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我们用心先安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0 0例病例为我院近 3a肺心病心衰病人 ,心功能在 级~ 级 (NYHA心功能分级 )。肺心病史 3a以上 ,均有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及心衰 ,除外 1甲亢、贫血、肺栓塞 ;2急性心包填塞及缩窄者 ;3严重低血压休克 ,肝肾功能损害者 ;4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心律失常者。全部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0例和对照组 5 0例。观察组 :男 4 0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焦虑恐惧情绪的干预方法。方法对我院心内科实施PCI的102例患者,在国术期实施焦虑恐惧情绪的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PCI患者焦虑恐惧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手术获得成功。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是减少PCI患者围术期意外和保证手术效果不可或缺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及分析. 方法 对8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82例经部分性脾栓塞治疗,显效67例(占81.7%).良效12例(占14.63%),无效3例(占3.65%,)总有效占96.34%. 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脾脏栓塞的范围、程度对疗效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57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接诊的2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包括42例急诊手术、172例择期手术,所有患者皆采用的是经桡动脉路径手术。术前所有患者皆进行迷走神经反射亢进护理,术中针对严重并发症进行了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本次研究214例患者中有28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百分比为13.08%;包括14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冠状动脉穿孔、10例心室颤动及2例迷走神经反射亢进;此外,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多百分比要明显低于急诊手术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严重并发症患者经过急救与护理后都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术中易发严重并发症,应根据这些并发症特征及相关治疗护理原则加以处理,并且术中加强生理指标与心电监护也是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放疗、化疗的"减黄"效果较差[1].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阻塞,迅速"减黄",纠正黄疸所导致的全身性损害,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大量文献报道,介入治疗已成为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治疗的重要手段[2].由于黄疸,病人常有明显的心理恐慌以及生理上的痛苦,对于介入治疗有一种迫切的期望,对术后变化较为敏感,能否在短时间内平稳恢复是医患共同关心的问题.现通过观察分析介入手术并发症及手术过程中的各个医护环节,探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