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患者于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集的48例急性葡萄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不同类型葡萄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发生和发展关系;对照组48例,为同期非葡萄膜炎患者健康者。结果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在治疗前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的恢复阶段与对照组(P0.05);上述3类细胞因子呈正相关关系(γ=0.339、0.477、0.401)(P0.05)。结论相比于治疗后,急性葡萄膜炎患者血清中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提示葡萄膜炎发生及发展有上述细胞因子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壁钱含化糖治疗慢性咽喉炎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9年10月~1993年12月,笔者每遇到久治不愈的慢性咽喉炎患者,给自制壁钱含化糖含化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200例中,男91人,女109人。病程1~2年132人,3~4年50人,5年以上18人。年龄最大60岁,最小25岁,以40~50岁多见。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渗出、出血及瘢痕形成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等眼底病病人视力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各有缺点而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半导体激光(810nm)经瞳孔温热疗法(TTT)的出现为CNV的治疗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再出血并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8%,再出血的时间为手术后1~210 d,在出血的主要原因中,依次为视网膜表面新生血管膜剥除不彻底,视盘表面残存新生血管膜处理不当,视网膜激光光凝不足等.结论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的主要是视网膜残留新生血管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5.
眼角膜碱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外伤之一,对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或许可以找到新的治疗方法。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增殖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为临床治疗新生血管寻找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表达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碱烧伤后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醋酸薄膜电泳法测定LDH、MDH同工酶的含量,以探讨碱烧伤后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结果:对LDH、MDH同工酶的百分含量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同工酶百分含量明显改变。碱烧伤初期LDH,、LDH2、LDH3和LDH4下降,LDH5上升;当第7~10d时LDH5逐渐恢复正常水平。MDH1、MDH2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H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碱烧伤后,由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使参与角膜能量代谢反应的酶含量发生改变,从而使能量代谢的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MDH1、MDH2和LDH5活性增强,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代偿能量的不足.弥补角膜碱烧伤后整个病理过程对能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