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578篇
内科学   348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00篇
综合类   1341篇
预防医学   44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88篇
  3篇
中国医学   526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TRIM2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RIM23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应用shRNA质粒转染骨肉瘤细胞系U2OS,通过MTT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应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U2OS细胞Akt/P53/P21通路的表达改变.结果 TRIM23蛋白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成骨细胞;沉默TRIM23基因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沉默TRIM23基因下调P-Akt表达,但总Akt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上调P53与P21的表达.结论 TRIM23在骨肉瘤细胞中表达升高,TRIM23能通过调节Akt/P53/P21通路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红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将0,0.25,0.5,1,2,4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12、24 h后,采用MTT试验考察细胞增殖情况;将0,0.25,0.5,1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变化情况,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Pin1及Cdk2、Cdk6、Cyclin D1、Akt、P65、Jnk表达情况。结果雷公藤红素在12、24 h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雷公藤红素可显著降低G_1期细胞比例(P0.05),升高G_2期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细胞比率(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雷公藤红素可增加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比例(P0.05)。雷公藤红素在mRNA、蛋白水平显著抑制Pin1及其下游Cdk2、Cdk6、Cyclin D1、Akt、P65、Jnk的表达(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下调Pin1发挥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培林 《中医药导报》2020,26(10):12-17,41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因病机,并根据公布的临床症状和比较公认的中医分型,结合自身针灸临床实践,提出针灸在疫情中的特殊治疗。COVID-19的病因是外感戾气,寒、湿、毒侵犯人体,也可夹风、夹热。初期病机为湿困表里,郁肺困脾,少阳三焦枢机升降失司。素体肺胃伏热者,湿毒化热,郁阻中上二焦,湿毒瘀热内闭;也可化燥而成阳明腑实,则易邪毒内陷,热深厥深。素体心肾阳虚者,寒湿内停,气滞血瘀,阳虚水泛,生命垂危。恢复期包括寒湿渐除,肺脾气虚;心肾阳虚,水湿潴留;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强调顾护宣发肺气和降肺化痰在整个针灸治疗过程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密切配合相关的八脉交会穴和针对戾气而使用的鬼穴,提出医学观察期、治疗期、恢复期各证型的针灸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5.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7—1997年首次住院的儿童(起病年龄≤14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儿童组)124例和同期首次住院的成人(起病年龄25~3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成人组)120例,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大体评定量表(GAS)及自制调查表,以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儿童组服药依从性(90例,77.6%)好于成人组(73例,64.0%;)χ~2= 5.11,P<0.05);复发率(29.3%)低于成人组(42.1%;χ~2=4.10,P<0.05)。(2)儿童组预后良好者(91例,78.4%)显著多于成人组(65例,57.0%)。(3)儿童组的社会功能[(2.11±1.02)分]和日常生活能力[(18.78±9.17)分]优于成人组[(3.48±1.86)分和(21.82±8.67)分;P<0.01和P<0.05]。(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关爱程度,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服药时间和病期(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充分的家庭关爱,首次住院疗效好,急性起病,坚持长期治疗和病期较短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有关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40例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发病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对甲状腺癌的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淋巴转移、手术方式及术后服药等因素对复发均有影响(P>0.05),其中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对复发无影响。结论对于可能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复发,同时也不应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患者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呈普遍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护士作为医务人员面对着“病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的时间最多,我们应如何去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减少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呢?现从:高度的责任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不断学习和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而娴熟的技术操作;写好临床护理记录;掌握原则;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科学的工作态度;护士自我健康保护;护士自我法制观念的增强等十一方面来浅谈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是近年来国内外颇为重视的腹泻致病菌。空肠弯曲菌肠炎多为散发,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率多在5—30%。但也可以引起爆发流行,国外因水源被污染、饮用消毒不完善的牛奶及其他食物而引起的大规模爆发屡见报导。1978—198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共发生13起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而引起的弯曲菌感染的爆发,约累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中医"证"研究及中药药理学研究的脾阳虚大鼠模型.方法 给予大鼠每日游泳、隔日注射利血平、隔日灌胃番泻叶3周,以建立脾阳虚模型,第4周~第6周灌胃温阳健脾方药理中汤,以其治疗结果 验证造模效果.结果 造模期间模型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嗜卧、畏冷蜷缩、便溏,毛色枯槁不荣等脾阳虚症状,与正常大鼠相比,体温、体重、摄食量、尿D-木糖排泄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病理切片未发现明显差异;6周后理中汤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自然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血平合劳倦过度/寒凉泄下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一般症状和生化指标都与脾阳虚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用此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可为脾阳虚"证"本质研究及相关方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94~2002年广西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1994~2002年接种伤寒Vi疫苗后的7年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变化,评价Vi疫苗对控制伤寒流行的效果并分析甲型副伤寒的特征及影响其爆发流行的因素。方法对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记录、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报告、监测系统资料、全区伤寒流行地区伤寒Vi疫苗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病例为1200例、伤寒为285例;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十分相似;饮用污染水是引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的主要原因;从1999年起,甲型副伤寒杆菌开始超过伤寒菌为优势流行菌株。结论 在广泛使用伤寒Vi疫苗后,伤寒基本得到控制,但因为引起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甲型副伤寒已取代寒,成为广西农村地区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为控制甲型副伤寒的流行,在安全饮用水供应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之前,应尽快研制出副伤寒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