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上肢离断再植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围手术期不接受川芎嗪和乌司他丁。B组为乌司他丁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C组为川芎嗪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川芎嗪2.5 mg/kg。D组为联合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川芎嗪2.5 mg/kg。分别于术前(T1)、术中再灌注后30 min(T2),术后3 h(T3)、24 h(T4)、72 h(T5)共5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在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血清AST、CK、MDA的含量在A组、B组、C组有升高趋势,与A组比较,B、C组的AST、CK在不同时点上升幅度较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LDH的含量在A组有上升趋势,B、C、D组无明显上升,与A组比较在T2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的含量在A、B、C组有降低趋势,B、C组下降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药物组:于月经来潮当天或有痛经先兆开始口服复方益母草冲剂5天;联合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同时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气海、合谷、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穴,每天一次,连续5天,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三个月经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两次检测经期血清前列腺素E-2( PGF2) 和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期VAS评分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的PGF2浓度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升高幅度较大,更接近正常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的Cor浓度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降低幅度较大,更接近正常值(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骶管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吸入麻醉下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n = 30)和右旋美托咪定组(B组,n = 30),两组患儿常规麻醉诱导后,经骶管使用0.2%罗哌卡因1 mL/kg分别联合芬太尼1 μg/mL和右旋美托咪定1 μg/mL,观察记录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o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o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术后骶管镇痛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避免芬太尼的恶心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ASA Ⅰ-Ⅱ级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异丙酚)和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复合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记录清醒后5分钟、0.5小时和6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最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后0.5小时和6小时两个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不能即时产生充分的镇痛,但有良好的人工流产术术后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人流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异丙酚)和地佐辛组(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记录清醒后5分钟、0.5小时和3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最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后0.5小时和3小时两个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用药总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静脉注射地佐辛能产生充分的镇痛,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并有良好的人工流产术术后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人流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深度下右美托咪定减轻上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使用止血带时间大于1小时的择期单侧上肢前臂手术病人40例,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4组,C组(对照组)、D组(BIS值为60~70)、E组(BIS值为70~80)、F组(BIS值为80~90),每组10例。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_0),松止血带后30分钟(T_1)、2小时(T_2)、4小时(T_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4ml。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及抽血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速率法检测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4组的各时点血氧饱合度和T_0及T_(2~3)时点血压和心率均未见明显差异,D、E和F组在T1时均出现血压和心率的下降,C组和D、E、F组在T_(1~3)时点血浆TNF-α与MDA及T_(2-3)时点血浆IL-6、CK、LDH浓度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D和E、F组在T_(1~3)时点血浆TNF-α与MDA及T_(2~3)时点血浆IL-6、CK、LDH浓度均降低(P0.05)。与E和F组比较,D组在T_(1~3)时点血浆TNF-α与MDA及T_(2~3)时点血浆IL-6、CK、LDH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不同镇静深度下右美托咪定均能减轻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且这种效果于镇静深度BIS值为60~70为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