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药物组:于月经来潮当天或有痛经先兆开始口服复方益母草冲剂5天;联合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同时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气海、合谷、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穴,每天一次,连续5天,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三个月经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两次检测经期血清前列腺素E-2( PGF2) 和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期VAS评分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的PGF2浓度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升高幅度较大,更接近正常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的Cor浓度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降低幅度较大,更接近正常值(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骶管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吸入麻醉下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n = 30)和右旋美托咪定组(B组,n = 30),两组患儿常规麻醉诱导后,经骶管使用0.2%罗哌卡因1 mL/kg分别联合芬太尼1 μg/mL和右旋美托咪定1 μg/mL,观察记录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o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o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术后骶管镇痛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避免芬太尼的恶心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胸闷乏力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气促,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面部肿胀,口唇紫绀,左肺下叶未闻及呼吸音,CT提示左胸腔巨大占位,左肺下叶支气管受压,上叶支气管变窄,心脏纵隔向右移位,左胸腔积液,右肺部感染性病变;心脏超声提示:三尖瓣轻一中度反流,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轻一中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肺功能检查: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全髋置换术日益增多,术中为了提高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松动或松动所引起的疼痛,需要植入骨水泥,由此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本院白2002年以来,对全髋置换术中植入骨水泥前,除加速输液、吸入纯氧外,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同时与仅加速输液、吸入纯氧的病例相对照,进行比较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股神经阻滞是常用的麻醉方法 ,而利多卡因局麻药的酸碱度对它的阻滞效果有一定影响。我院将利多卡因碳酸盐和盐酸盐制剂用于股神经阻滞 ,行大隐静脉和髌骨手术 ,其麻醉功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ASAⅠ级的大隐藏静脉曲张或髌骨手术35例 ,年龄42.3±10.2岁 ,随机分成两组 ,进行临床双盲实验。1组为实验组 ,23例 ,用0.86%碳酸利多卡因20ml;2组用1 %盐酸利多卡因20ml,其麻醉药物均在用药前新鲜配制 ,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均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由同一人操作行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上肢离断再植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围手术期不接受川芎嗪和乌司他丁。B组为乌司他丁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C组为川芎嗪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川芎嗪2.5 mg/kg。D组为联合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川芎嗪2.5 mg/kg。分别于术前(T1)、术中再灌注后30 min(T2),术后3 h(T3)、24 h(T4)、72 h(T5)共5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在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血清AST、CK、MDA的含量在A组、B组、C组有升高趋势,与A组比较,B、C组的AST、CK在不同时点上升幅度较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LDH的含量在A组有上升趋势,B、C、D组无明显上升,与A组比较在T2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的含量在A、B、C组有降低趋势,B、C组下降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耳穴针刺贴压对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的抑制作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患者均为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术后恶心呕吐高危人群,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麻醉阻滞不全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耳穴组35例、联合组30例、单药组32例、复药组33例、对照组30例.5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及手术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断肢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对照组围手术期不接受乌司他丁;乌司他丁组于再灌注前静脉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分别于术前(T1)、术中再灌注后30分钟(T2)、术后3小时(T3)、术后24小时(T4)、术后72小时(T5)共5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观察患者血浆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变化。结果vWF两组升高趋势一致,于T2时点开始上升,对照组T2、T3、T4、T5与T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司他丁组T2、T3、T4、T5与T1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上升幅度小些,两组比较在T2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断肢再植时ET-1有增高趋势,对照组T2已明显上升,T3达高峰,以后有下降趋势,但T5仍高于T1;乌司他丁组ET-1于T4上升,T5恢复术前水平。结论断肢再植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激活与损伤,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中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颈内静脉穿刺后意外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7岁,体重39.5kg。5年前确诊为尿毒症,一直在本院门诊中医保守治疗。此次因病情进展,出现频繁呕吐、两下肢水肿、胸闷等收治入院。入院诊断:(1)慢性肾炎;(2)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终末期;(3)重度肾性贫血;(4)肾性高血压;(5)高钾血症。入院后检查:BP180/90mmHg,心率(HR)78次/分,心电图示S-T段改变,呼吸频率(RR)22次/分,血清肌酐646μmol/L,血清尿素氮11.96μmol/L,血钾7.13mmol/L,血磷2.1mmol/L,血红蛋白51g/L。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7岁。体重39.5kg,5年前确诊为尿毒症,一直在本院门诊中医保守治疗,此次因病情进展,出现频繁呕吐、两下肢水肿、胸闷等收治入院,入院诊断:(1)慢性肾炎;(2)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终末期;(3)重度肾性贫血;(4)肾性高血压:(5)高钾血症。入院后检查:心电图示S-T段改变,Bp180/90mmHg,P78次/min,R22次/min,血清肌酐646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