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关于内镜鼻窦手术后期随访遭遇的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科2000年以来依照Messerklinger技术开展内镜鼻窦手术300余例,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我院为地市级医院,服务对象主要为县、乡级患者,术后随访换药意识差,许多患者术后随意就近选择医院换药,而某些医院的医生在接诊术后随访患者时,忽略了这些患者没能按期换药、清洁鼻腔鼻窦的特殊性,信口答题,有些解答完全违背了内镜鼻窦术后转归规律,引起患者误解,增加医患矛盾。现就经常出现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患者.女.34岁。右鼻渐进性鼻塞伴偶发鼻出血3年于2005年5月26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腹、四肢未见异常,右鼻腔完全无法通气。检查:右鼻腔见一淡红色肿物,充满右鼻腔前段,向前至鼻前庭,肿物触之易出血,右侧下鼻甲、中鼻甲均无法窥及,左侧鼻腔检查未见异常。鼻咽部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正常;鼻窦CT:右鼻前段占位,诸鼻窦无异常;入院诊断:右鼻腔肿物,入院后在表面和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带蒂,宽基底附于鼻中隔右侧利特尔区,分两次切除肿物后,用切吸器对蒂部及所附鼻中隔黏膜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头痛林忠豪,刘晖,陈舒226例患者中,住院196例,17诊30例,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以下简称HBO组)142例,男性108例,女性34例;年龄2~62岁;病程7天~7年,其中<6个月64例,~12个月57例,>12个月ZI例;脑外伤后...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TDP、音频、磁疗三种理疗方法对105例浅表性静脉炎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05例病人分三组:TDF组34例,照射时对准病损区域,以病人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疗程;音频组35例,电极放置病变区域,并置。电极应略大于病损区1~2cm,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准,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磁疗组36例,用磁场强度为2×3000高斯,转速为2800/分的旋磁机,磁头隔一层薄塑料壳直接置于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如病损区域大可分区进行治疗,每区15分钟,10次为一疗程。结果TDP组34例,治疗一个疗程22例,二疗  相似文献   
6.
肢体创伤后经骨科一系列冶疗处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肢体关节肿胀、疼痛、功能碍障不同程度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于1984年以来,对328例患者应用中药外敷配合体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其康复疗效及作用作如下观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对带状疱疹具有见效快,疗效稳定的治疗手段,将138例患者分为3组,针针刺火罐组52例,超短波超外线综合治疗组50例,紫外线治疗组36例。结果针刺火罐组的疼痛消失时间及损愈合时间明显优于超短波紫外线综合组和单纯紫外线组。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输液宝加药物治疗脑梗死65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男45例,女20例,32~83岁.55例伴有不同程度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乏力、麻木等,高血压50例,高血脂、高血糖45例,糖尿病15例,均经颅脑CT扫描证明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表现.……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讨套针循经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漳州芗 城华阳医院收治的中风患者 85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组患者加用套针循经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黏附率、侧支循环、峰流速、平均流速、 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黏附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侧支循环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峰流速 及平均流速较对照组高,DVp、DVm 较对照组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MBI 评分更高,NIHSS 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中风中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疗效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小板活性、侧 支循环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贝复舒对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上皮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对A、B二组术腔创面不使用和直接使用贝复舒 ,观察其上皮化进程。结果 使用贝复舒治疗的B组创面“去黏膜化反应”被有效控制 ,黏膜进入良性转归 ,上皮化比率和所需时间都明显优于不使用贝复舒治疗的A组。结论 贝复舒对术腔创面修复有关的细胞几乎都有促进增殖和分裂的作用 ,同时能够强烈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 ,加速上皮化 ,为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局部较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