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后路腰椎间盘手术切口出血的方法和作用。方法: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严格按照尽量减少切口出血的原则,进行围手术处理和手术操作。结果单侧显露手术的平均时间为80min,出血量为150mL;双侧显露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00min,出血量为280mL;无一例患者在术中或术后输血。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文献报道的4%~6%。结论减少手术切口出血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减少手术切口出血的工作要贯穿整个围手术期,止血方法讲究针对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髓核突出的部位、是否破裂、大小各异 ,造成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使分型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订更有价值。笔者根据 3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所见提出新的分型和有限手术供同道们商榷。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年 1月~ 1999年 6月共收治手术 396例 ,其中男 2 16例 ,女 180例 ,年龄 18~ 5 6岁 ,以 32~ 47岁多见 ,占 72 .3% ,CT检查 38例与手术相符 93% ,手术方法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 94.6 %。1.2 分型 根据术中所见及术前症状术后效果分为以下 2个类型 :1隆突未破裂型 :此型 132例 ,间盘组织…  相似文献   
3.
4.
产后尿潴留是指正常分娩后,产妇于产后6~8小时不能排尿者,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过度充盈的膀胱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住院分娩65例产后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综合护理,效果满意,元1例尿潴留,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住院分娩65例患者,其中单纯侧切40例,侧切加胎头吸引15例,臀位牵引2例,第二产程延长8例。初产妇48例,经产妇17例。  相似文献   
5.
筋膜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筋膜上培养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能力和生物特性。方法 将幼兔关节软骨消化、分离和传代后的软骨细胞在兔筋膜上培养 ,分别用培养后的新鲜、冻存筋膜软骨细胞和游离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术后 6、12及 2 4周取材 ,通过大体标本、光学显微镜、扫描、透射电镜、放射自显影以及一氧化氮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分离后的关节软骨细胞在兔筋膜上生长代谢良好 ,冻存后的筋膜软骨细胞生物活性无损伤 ,移植后修复的关节软骨缺损在细胞形态、生物特性与正常关节软骨组织相同。结论 筋膜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移植较为理想的载体 ,用其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粘合剂对软骨修复材料和修复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组织粘合剂对软骨修复材料和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硫酸铵方法提取猪血制备纤维蛋白原胶,用于粘合关节软骨、骨膜和筋膜软骨细胞修复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术后6、12和24周后取材、通过大体、光镜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并与化学性医用胶进行比较。结果 生物组织粘合剂具有粘合可靠,使用方便、止血好、无有害作用,并不影响修复材料的愈合、生长;化学胶不仅对修复材料有损害作用,对修复部位有同样损伤作用,导致受损伤部位组织细胞死亡。结论 纤维蛋白原胶可以用于粘合软骨修复材料,化学性医用胶对软骨修复材料和修复部位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治疗战士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患者 2 2例 ,年龄 19~ 2 7岁 ,骨不连时间 11~ 5 4个月 ,平均 16个月。X线检查骨不连部位均在舟骨腰部 ,骨不连间隙 2~ 5mm ,平均 2 .5mm ,6例骨折断端有囊性变 ,3例骨折断端硬化、移位。在X线透视下将 1枚骨穿针穿入骨不连部位 ,保留该针。用另 1枚骨穿针在任意一侧髂嵴部位穿刺抽取红骨髓 5~ 10ml,并即刻由腕部的骨穿针注射至骨不连部位。腕部用弹性束带或管型石膏固定于功能位 ,平时鼓励患者做握、抓、捏等动作。每隔 1个月摄X线片复查 ,必要时重复一次骨髓注射。结果  19例骨不连愈合 ,愈合时间 3~ 15个月 ,平均 6个月。3例未愈合 ,骨不连时间均超过 3年 ,骨折断端硬化、移位。无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该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患者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 ,医药费用低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组织粘合剂对软骨修复材料和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硫酸铵方法提取猪血制备纤维蛋白原胶,用于粘合关节软骨、骨膜和筋膜软骨细胞修复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术后6、12和24周后取材,通过大体、光镜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并与化学性医用胶进行比较。结果生物组织粘合剂具有粘合可靠,使用方便,止血好,无有害作用,并不影响修复材料的愈合、生长;化学胶不仅对修复材料有损害作用,对修复部位有同样损伤作用,导致受损伤部位组织细胞死亡。结论纤维蛋白原胶可以用于粘合软骨修复材料,化学性医用胶对软骨修复材料和修复部位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迟某,男性,27岁,因右食指末节膨胀性增粗1年余,于1991年1月23日入院。患者于1989年9月开始在劳动中,手指用力时,右食指末端出现胀和不适感,休息后缓解。1990年初发现右食指末节逐渐增粗,发胀,无疼痛,曾口服抗菌素2个月无效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右食指末节呈槌状,指甲隆起,色暗红,周围软组织不红肿,隆起处轻压痛,感觉正常,指间关节活动正常。X线片示:右食指末节指骨远端中央见一椭圆形膨胀性密度减低区,无钙化斑点,周边光滑,无骨膜反应,入院和X线诊断均为:指骨内生软骨瘤。 1991年1月31日,在臂丛麻醉下行肿物刮出,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