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2004年,我们应用米索前列醇(下称米索)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下称人流术)前对宫颈进行预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来我院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420例,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年龄18~38岁,体重40~70kg,6~74周。B超检查孕囊径线8~48mm。420例随机分A、B两组,每组210例。  相似文献   
2.
63例扩张型心肌病的长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3例,给予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中药生脉(参麦)复方制剂治疗,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13年。随访项目包括:心功能改善情况、体力活动适应程度、院外服药治疗、再次入院次数,死亡,了解并登记死亡原因。结果:63例中随访3~5年16例,5~10年35例,10年以上12例,平均随访时间6.1年。随访期间死亡18例(病死率28.6%);存活45例,存活者患病时间2~15年,其中28例能从事一般正常劳动及工作(62.2%),生活可自理者10例(22.2%)。结论:由于治疗方案的改进,特别是中西医结合药物的应用,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改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多数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多胎妊娠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围生期并发症,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也较单胎妊娠明显升高,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现将我院10年间205例多胎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适宜的围生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意义深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红亚  吴少华  王兴红  彭谦 《中草药》2004,35(12):1321-1324
综合国内外文献,结合笔者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的体会,介绍了国内外中药生物转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提出了开展中药全成分转化的思路并分析了进行中药全成分转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一般方法,并就开展中药全成分转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开展中药全成分生物转化研究对充分发挥中药的潜在价值和我国的中药资源优势开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转化研究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5例),两组均、用西药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炙甘草汤加味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变化,治疗12个月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病原生物学是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等众多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因其教学内容庞杂繁多,部分内容又抽象难懂,难以理解和记忆,加之全日制学生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感性认识,教学难免有些苦涩,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1]。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医科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网络课堂教学的实践,初步探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卒中发病的先兆,任其发展约有1/3的病人在以后数年内会发展为脑梗死,因此早期诊治甚为重要。我科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VBI病人4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薏苡仁生物转化条件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薏苡仁生物转化条件及比较其转化前后甲醇总提取物对A549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L16(45)正交表,以甲醇总提取物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优选;用MTT法测定和比较转化前后薏苡仁甲醇总提取物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薏苡仁的最佳转化条件为:5%的转化物含量,转化时间为10 h,转化温度为60℃;通过转化能明显提高甲醇总提取物对A549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论:本研究对薏苡仁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它中药的生物转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虚寒证-基因组预选的代谢类基因功能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课题组近年探索虚寒证-基因组的研究进行概述,展示预选的代谢类基因功能模块.方法 在万人流行病学调查与典型虚寒证患者筛选的背景中,通过病证结合、普查辨证、家系分析、温针反证、温肾反证、动物实验等6种研究角度作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虚寒证的差异表达基因较为集中地出现于代谢与免疫两类基因,对这一趋势初步总结出虚寒证的代谢类候选基因,即LPL脂蛋白脂肪酶1等35条基因.结论 虚寒证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候选基因只是极其有限的第一步探索,对预选的代谢类基因功能模块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寒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杨红亚  杨宽 《天津中医药》2011,28(2):115-1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及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予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6.67%,37.78%,对照组分别为75.56%,26.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基础心率、6 min步行试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及Boston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衰康复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中药炙甘草汤加味联合西药及心衰康复运动训练,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心衰患者的体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