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5例患者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38例,肾结石20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140例,共556侧结石,均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皮肾通道(微通道、标准通道或大通道)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或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Ⅰ期取石450例(509侧),Ⅱ期取石35例(47侧)。手术时间(穿刺至放置肾造瘘管)15~221 min。术后5~7 d复查腹部平片(KUB),447侧排净结石,Ⅰ期结石取净率86.8%。无术后肾造瘘管脱落,无胸膜和腹腔脏器损伤。结论 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高效、安全、易操作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梗阻性肾盂肾炎的 CT影像学特征,并建立新的分级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 4月至 2018年 4月解放军第九一〇医院 152例上尿路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盂肾炎病人 CT图像。根据尿液及炎症渗出侵犯肾脏的范围及程度,将 CT图像分为不同等级。比较不同 CT分级病人的临床特征、血常规、尿常规。结果将 CT图像分为 4个等级。 1级:肾盂肾盏壁增厚、肾盂肾盏轻度扩张、肾窦脂肪间隙模糊,未侵犯肾实质; 2级:肾实质局部增厚、密度减低,肾实质出现局部楔形肿胀及低密度灶,范围 ≤50%;3级:肾实质侵犯范围大于 50%;4级:肾包膜炎性渗出毛糙,肾周脂肪间隙密度增高,肾筋膜增厚,或肾脏及肾周脓肿形成。 CT分级为 1级有 52例,占 34.2%;2级有 30例,占 19.7%;3级有 30例,占 19.7%;4级有 40例,占 26.3%。CT分级越高的病人,血白细胞升高越明显(P<0.05),腰痛、发热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该 CT分级可以反映急性上尿路梗阻时肾脏感染受累程度、范围以及可能存在并发症,对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良性肿瘤,2015年12月同济医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8岁.排尿不畅半年,加重2月余.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尿流中断、尿不尽感等不适.近2个月排尿困难、排尿费力症状加重,需靠腹压辅助排尿.当地医院 B 超:膀胱占位性病变.拟手术治疗,故转诊我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排空膀胱后膀胱区稍隆起,腹部可扪及肿物,约5 cm×4 cm 大小,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界清楚.双侧腹股沟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行尿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三维彩超:子宫右前方可见7.7 cm×6.4 cm ×7.8 cm 低回声,边界清晰,明显凸向膀胱腔内,内部回声不均匀;考虑盆腔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膀胱来源可能).CT:膀胱后壁肿块突向膀胱腔内,考虑肿瘤性病变,与右输尿管膀胱开口关系紧密;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大小约73 mm×66 mm×79 mm,CT 值约-130 HU(图1).膀胱镜检查:膀胱黏膜光整,膀胱后壁可见一肿物,表面光滑,呈球形,边界清楚,颜色鲜红,突入膀胱腔,膀胱容量减小,双侧输尿管口清晰,膀胱内小梁增生,未见出血和坏死;取肿物活检,提示纤维瘤(纤维上皮性息肉).  相似文献   
4.
杨朝裕  李孟庆  林志艺 《浙江医学》2022,44(20):2200-220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肾盂切开术,对照组行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一次性结石清除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3d应激炎性反应指标[皮质醇(Cor)、IL-6、CRP]和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一次性结石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血清Cor、IL-6和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dCr和BUN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对患者的应激炎性反应和肾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杨朝裕  邓超雄 《医学综述》2014,20(19):3644-364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解放军180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2例BP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URP组70例和PKRP组7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尿流率峰值(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剩余尿量(RUV)。结果 PKRP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TURP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PSS、QOL、Qmax及RUV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PKRP组IPSS、QOL、Qmax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PKRP与TURP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手术措施,但PKRP术中出血量较少,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结石及术前治疗情况、输尿管病变情况、围手术期间的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5~135(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5~30(平均10)mL,无转开放者,无漏尿、无结石残留及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结石清除率100%,1例出现皮下气肿,24h内自行消失,所有患者症状消失,随访3~44月,无梗阻和狭窄再形成,无结石复发,输尿管扭曲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效果确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