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产检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上PICC穿刺的患者一般一周需要换药一次,但是由于敷贴贴在皮肤上的时间比较长,会留下难以消除的胶贴痕迹,用酒精或盐水棉签反复擦拭都很难消除。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又快又有效地去除胶贴痕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预防性使用吡非尼酮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按是否使用吡非尼酮将患者分为吡非尼酮组和对照组,通过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将各协变量在两组人群进行加权处理,分析两组人群2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17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其中吡非尼酮组40例,对照组130例。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通过对年龄、吡非尼酮用药史、放疗剂量、双肺V5及V20等可能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临床因素及肺体积剂量参数等进行IPTW法加权分析,加权后两组基线特征标准化均值差值下降99.72%,两组2级以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92% vs. 14.73%(P=0.000 7)及3.92% vs. 10.99%(P=0.014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吡非尼酮用药史(2级P=0.001 7,3级P=0.019 1)、年龄(2级P=0.033 6,3级P=0.002 8)、放疗剂量(2级P=0.011 9,3级P=0.003 1)均与2级和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相关。吡非尼酮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接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同步使用吡非尼酮可有效降低2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范昊  程君  叶英  杨志宇  李家斌 《安徽医学》2011,32(3):339-34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按2009年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CLSI)指导原则判读结果,并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3株表皮葡萄球菌中,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以痰及呼吸道分泌物最多为38.94%.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表皮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疗法与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择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高频震荡通气疗法联合米力农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使用AccuContour软件自动勾画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仰卧位和俯卧位各20例,且同一体位组内成人和儿童各10例。手动和自动勾画4组患者靶区和OARs。界定风险准则,勾画结果以德尔菲法进行后果分析,对靶区和OARs做出风险分型,并逐例逐层回顾统计,通过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进行可能性分析,对勾画差异做出归因分类。结果 脑、肝脏、左右肺、左右肾、心脏和左右眼球为鲁棒型;甲状腺、左右腮腺为平衡型;喉、气管、食管、胃、脊髓腔、左右视神经和左右晶体为审慎型。自动勾画和手动勾画的差异归因可分为Ⅰ~Ⅶ类。根据器官分型和归因分类,对开发方和应用方提出不同的风险应对建议。结论 AccuContour软件应用于CSI患者的靶区和OARs自动勾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需完善前期风险评估和策略应对,确保智能勾画的安全、可靠、可控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