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莲房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单因素实验确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的最佳水平,再以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莲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82℃,料液比1:30.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2.78%±0.08%.结论 响应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人工培育牛樟子实体的总三萜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作对照品,5%香草醛-冰乙酸显色,比色法于510 nm处测定牛樟芝总三萜的含量。结果熊果酸在3.427.2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16×10-2X-7.85×10-2,平均加样回收率102.0%,RSD为1.96%;醇提物中总三萜含量%,即牛樟芝生药材总三萜含量为10.43%。结论该法测定总三萜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价牛樟芝子实体质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生和林下种植金线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野生金线莲和林下种植金线莲水提液及醇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野生金线莲和林下种植金线莲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活性均为水提液优于醇提液;野生金线莲与林下种植金线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总体差异不大。结论:林下种植可以作为缓解金线莲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人工培育牛樟子实体的总三萜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作对照品,5%香草醛-冰乙酸显色,比色法于510 nm处测定牛樟芝总三萜的含量。结果熊果酸在3.4~27.2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16×10~(-2)X-7.85×10~(-2),平均加样回收率102.0%,RSD为1.96%;醇提物中总三萜含量为(29.40±0.97)%,即牛樟芝生药材总三萜含量为10.43%。结论该法测定总三萜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价牛樟芝子实体质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161±146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55∶1。4286%(12/28)的患者至少伴有一种基础心脏疾病,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占(6667%,8/12)。临床表现以发热(6786%,19/28)及活动后心累气促(6786%,19/28)最为常见。心脏超声检查阳性率为6786%(19/28),5000%(14/28)患者检出病原体,其病原体以链球菌属多见(7143%,10/14)。青霉素为最常使用的治疗药物(6429%,18/28)。2500%(7/28)患者行手术治疗。8571%(24/28)的患者至少伴有一种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约为714%(2/28)。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最常见心脏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体征呈多样性,诊断仍以血培养及心脏超声为主。病原体仍以链球菌为主。IE治疗以抗感染及祛除赘生物为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指征为严重心衰、难以控制的感染、瓣膜赘生物大。IE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总体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