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士的服务领域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等场所,除承担临床护理、医院管理等工作外,还承担社区、家庭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常要独立应对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这些变化对现代护士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一不仅要有全面的护理学科知识,更要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护理学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妇产前阴道分泌物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防治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丽江市人民医院的妊娠35周及以上孕产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所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送检孕产妇阴道分泌物标本7 856份,分离出无乳链球菌205株,阳性率为2.61%。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均100%敏感,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2.0%),其次为四环素(74.1%)、左氧氟沙星(68.3%)、环丙沙星(67.8%)、莫西沙星(66.3%)。结论临床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药敏结果是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喹喏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该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报道也较多^[1],其中神经系统反应占有一定比例。2006年本科应用喹喏酮类药物病人共9l例,发生神经系统反应病例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对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外周静脉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素(ET-1)、胰高血糖素(GLU)、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方法采用两交叉设计对14例门脉高压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于门静脉内支架下方的导管,直接测静脉压,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检测IGF-1、ET-1、GLU、NO血浆浓度.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分别于TIPS术后24 h采用微量泵持续24h经周围静脉输注.用药前及用药后8、24 h进行检测.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用药前后门静脉压力最大差值分别为(9.4±1.0)cmH2O和(5.0±1.0)cmH2O,两者用药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生长抑素十四肽与八肽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GF-1、GLU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O、ET-1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均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但生长抑素十四肽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两者用药后显著降低血中IGF-1、GLU浓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IGF-1、GLU等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降低肝的代谢,减少肝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6.
让基层官兵来院就诊时有到家的感觉!这是我院门诊部为官兵服务提出的标准和口号,因为许多干部战士来自边防、基层,有的甚至必须长途跋涉数百公里路程才能到达医院,因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广大官兵提供优质一流的服务,用精湛的技术为伤病员解除痛苦是我院一贯坚持和努力的方向,由于多年来树立了“姓军”为兵服务的思想,我院曾先后3次被全军评为“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虽然已经有较多的证据提示脱氢表雄酮在骨质代谢中具有良性作用,但还需要更加合理和深入的实验来剔除其衍生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以更好地明确脱氢表雄酮对骨质代谢的作用。实验拟进一步验证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5—10/2006-10本院老年男性门诊及住院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诊断标准参照WHO新标准:所测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骨峰值2.5个标准差以上诊断为骨质疏松,从未用过性激素。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②试验方法:治疗组口服脱氢表雄酮硫酸酯100mg、钙尔奇D600mg;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600mg。③试验评估: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血生化指标、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 结果:纳入骨质疏松患者1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腰椎1、腰椎2-4、股骨颈、股骨上端部位骨密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治疗后治疗组脱氢表雄酮硫酸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尿吡啶啉、骨钙素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P〈0、05)。对游离睾丸酮、雌二醇、前列腺特异抗原、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则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之后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的80例实施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手术之后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手术后的预防感染护理和出院指导,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全部顺利,住院时间为3~21d,平均时间为(7.1±4.2)d,手术之后未见出现并发症,通过出院之后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情况。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前心理护理以及充分准备,手术之后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以疼痛护理和预防感染护理,并且在患者出院时给予指导,以此来增强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37例术后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术后3~8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