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质指数与血脂及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与血脂及脂肪肝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50名健康体检者,经过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B超、血尿酸、肝功能和血脂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随着体质指数的升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升高,呈正相关关系,且体质指数超过28.01kg/m^2时,其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0%,体质指数低于23.00kg/m^2时,其脂肪肝的发病率为O,且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结论 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病率与超体质指数有着密切关系,积极控制体重,可预防高脂血症及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与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的关系。方法109例男性以Bruce方案(为变速斜率运动),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HR)分为对照组和中心性肥胖(central obesity)组,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比较各组间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率。结果中心性肥胖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杨延灵  刘文卿  谢蓉  董春秋 《广东医学》2003,24(10):1087-1088
目的 探讨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与呼吸周期及原发慢性器质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平卧和坐位深呼吸过程中记录Ⅱ和Ⅴ1导联心电图,随访2~12年。结果 12例随呼吸成组间歇出现的RBBB图形;1~4周恢复正常10例,长期追踪2例发展为持续RBBB。结论 12例间歇性RBBB与呼吸周期有明显相关性,并且随着原发器质性疾病的控制而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135例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135例育龄期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53例(39.3%),健康体检女性心电图异常改变32例(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3例有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中,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2例(8.8%),合并子宫腺肌病5例(3.7%),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0.7%),3组分别与单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5例(2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对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延灵  熊建群  余琛  李应华  张勤勤 《广东医学》2012,33(17):2598-260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和两种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1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和CT/MRI,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总结各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表现,并与11例同期检查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非缺血性脑病就诊者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和TIA)心电图异常的总发生率为74.6%(85/114),最常见的是ST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房性早搏。超声心动图异常的总发生率为68.4%(78/114),最常见的是左房增大、心功能测值减低。左室射血功能正常与降低组之间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电生理、心功能的改变,心肌电生理和心功能改变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中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是否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手段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目的。方法对2003~2005年到广州市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后同时存在超体重指数、高脂血症、脂肪肝的30人进行调查,对他们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宣传教育,1年后再进行体重、血压、心电图、B超、肝功能和血脂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人中能够适当控制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的有22人,其体重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检测指标的均值均比实施宣传教育前有明显下降(均P<0.01或P<0.05),21人的脂肪肝也可逆转到正常。而没有坚持适当饮食控制及坚持适量运动的人员,其各项检查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对超体重指数人群适当控制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可以降低其体重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逆转脂肪肝,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变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冯瑞儿,刘文卿,杨延灵,汤金兰,陈佩贞,沈岩松本文报道我院1986~1993年门诊和住院经颅脑CT扫描定性和定位,并作心电图(EcG)检查的600例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心电活动改变,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波离散度(Pd)与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112例冠心病并发PAF患者(观察组)的Pd和P波最大时限(P_(max)),并与84例无PAF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Pd、P_(max)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d和P_(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或Pd+P_(max)对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有较高的特异度(82.1%、90.5%)和阳性预测价值(86.4%、91.5%)。结论Pd是预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个可靠的体表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线反复照射方法建立食管癌放射抗性细胞系的重复性及稳定性,并观察辐射抗性细胞与其亲代细胞之间的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应用射线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TE13进行反复照射,累计剂量120 Gy,建立具有放射抗性的细胞系TE13R120。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定2种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检测其辐射抗性,采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存活曲线。经连续8 d培养细胞,绘制2种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计算群体倍增时间。比较此次实验结果与初次建系时结果的相似性。结果接受120 Gy总剂量照射后,TE13R120较TE13表现出明显的放射抗性,TE13R120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N均高于TE13(2.36、2.17、2.50 vs 1.90、1.11、1.80),SF2、α/β均低于TE13(0.53、2.67 vs 0.73、8.00)。TE13R120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0.70 h,长于亲代TE13(17.67 h)。该结果与此前初次建系时结果相似。结论应用射线反复照射并逐步筛选建立辐射抗性细胞系的方法可靠,能建立具有稳定辐射抗性表型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窦性心过缓患对球后阻滞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所致眼心反射的随能力。方法:59例岁以上的窦性心动过缓患61人例,入院时常规心电图检查以记录术前心率,心电监护球后阻滞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的心率变化,记录球后麻醉注射时,按压眼球时和人工晶体植入时的最低平均心率(分别取心电监护仪所显示的10次最低心率数值的平均值),心率减慢或加快的数值等于或大于术前心率的10%就记为心率加快或减慢。结果:与术前相比,球后麻醉注射时心率加快(P<0.01);按压眼球时心率渐回复,1例的心率急剧下降,停止按压眼球后即回复;手术操作过程中中心率平稳于术前状态。结论:窦性心动过缓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所致眼心反射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但在按压眼球时要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