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Ti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isrecentlyidentifiedasaphysiologicalanticoagulantprotein,which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thei...  相似文献   
2.
观察自制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单克隆抗体(McAb4F8)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性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可使PT及APTT延长。McAb4F8则使稀释的PT缩短,且呈量效关系。低分子量肝素(LMWH)使PT及ATPP均明显延长,加入兔抗人抗凝血酶Ⅲ抗体则可以减弱LMWH的这种作用。McAb4F8还可使乏因子Ⅸ血浆稀释的PT明显缩短。提示组织因子途径在正常生理条件和血友病人的血凝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新确定的一种抗凝蛋白,它通过抑制因子Ⅹa和因子Ⅶa/组织因子(TF)而发挥抗凝作用。研究表明,血浆TFPI的改变与某些恶性肿瘤、败血症、血栓性疾病及DIC等多种疾病相关联。因此,对它的检测将有助于这些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及临床诊断。鉴于国内目前尚未建立TFPI抗原检测方法,亦未确定国人TFPI血浆水平。本文报道了利用抗TFPI单克隆抗体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30例正常人血浆TFPI含量。  相似文献   
4.
观察自制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单克隆抗体(McAb4F8)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性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1)可使PT及APTT延长。McAb4F8则使稀释的PT缩短,且呈量效关系。低分子量肝素(LMWH)使PT及ATPP明显延长,加入兔抗人抗凝血酶Ⅲ抗体则可以减弱LMWH的这种作用。McAb4F8还可使乏因子Ⅸ血浆稀释的PT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量肝素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鼠内毒素(LPS)休克模型,观测其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变化、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作用。结果:LPS组大鼠MAP呈进行性下降,血浆TNF和TF含量显著升高,ATⅢ活性明显降低,TFPI/TF比值降低,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而LMWH+LPS组的以上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证明LMWH对LPS所致的大鼠休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单克隆抗体。方法:用微量TFPI脾内包埋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TFPI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F4和4F8。对其中的一株4F8进行研究,其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众数为93,分泌的抗体为IgG1。以简易正辛酸法从腹水纯化McAb4F8,SDS-PAGE检测其纯度,Westernbloting分析显示其可特异性地识别分子量为34800的抗原分子。对纯化的抗体以改良过碘酸钠氧化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后,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人血浆TFPI含量。结果:稀释的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McAb4F8可缩短其凝固时间,且呈量效关系,McAb4F8还可使乏因子Ⅸ血浆稀释的PT明显缩短。正常人血浆TFPI含量为103.2±11.5μg/L,结果与美国Diagnostica公司的TFPIELISA试剂盒所测结果(98.4±10.3μg/L)相近(r=0.92)。结论:McAb4F8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并可望为我国TFPI的研究提供精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探讨654-2对Fe~(2+)所致红细胞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取正常大白鼠红细胞,生理盐水制成红细胞悬液(8×10~(?)个细胞/ml)。取0.2ml悬液,分别加入下列药物37℃孵育120分钟,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TBARs产生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释出情况。实验分为五组:1.对照组(红细胞+生理盐水);2.红细胞+Fe~(2+)(FeSO_4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