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成都郊区学龄前儿童钙营养及骨矿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郊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钙营养及骨矿发育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成都郊区两所幼儿园,对161名3~6岁儿童进行膳食调查,检测血钙、尿钙,并用DEXA法、超声骨量分别测腰椎骨矿及跟骨骨量。结果:郊区学龄前儿童膳食钙营养状况仍较差。只达推荐量的32%左右;低血钙、低尿钙百分率分别为42.24%、63.34%;骨量、骨密度、骨面积与体重、身高呈正相关,学龄前儿童已表现出骨密度差异,男孩较女孩高,郊区学龄前儿童骨矿状况较城市同龄儿童为低。结论:郊区学龄前儿童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钙营养不足,低尿钙、血钙发生率较高,骨量发育较城市明显落后。必须加强人们对钙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调整膳食结构,多食人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改普钙营养状况。促进达到最佳骨量。  相似文献   
2.
3.
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根据肾主骨理论探索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并为这种关系确立量化标准,我们采用1986年6月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第3次老年医学研究协会在长春通过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选择肾虚和无肾虚以及肺虚、脾虚病人进行骨密度测量比较。因此标准把腰膝酸软作为诊断肾虚各证型不可缺少的主症,不失“肾主骨”的意义,且舌脉俱备,不  相似文献   
4.
骨密度测量中质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定量仪器都存在误差,克服骨密度仪的测量误差,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本文讨论了骨密度测量中质量控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显微光密度仪扫描 X—线片测量了成人男、女性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及密度,发现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在桡骨的各段面上男性均大于女性,而男、女性的骨矿物质密度在桡骨的同一段面上则无差异;但桡骨的不同段面,不论男性或女性其骨矿物质密度均不同。结合本文所得的结果,对其骨矿物质的含量、密度以及临床测量桡骨骨矿物质密度的部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骨密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骨密度变化和影响因素,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骨折组答卷式调查有关指标,髋部作X线正斜侧位摄片,骨折组与非骨折组进行配对,均用DEXA测量L2~4,股骨上段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骨面积(Area)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上段及L2~4的BMD、BMC骨折组明显低于非骨折组(P<0.05),两组各进行男女性比较,女性均明显低于男性(P<0.05),骨折组L2~4BMD男、女分别为0.872±0.178g/cm2,0.607±0.155g/cm2;非骨折组男女分男为0.921±0.147g/cm2,0.741±0.152g/cm2.同性别的骨面积Area两组比较无差异,骨折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76%明显高于非骨折组63%(P<0.05);滑倒和被人撞倒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自行拌倒者粗隆间骨折发生率较高.结论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避免摔倒,以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期骨生长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成都市城区 2 2 4名 3~ 15岁健康儿童的骨生化指标、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儿童期血清钙、磷和尿钙、磷在各年龄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 P)及骨碱性磷酸酶 (BAL P)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7~ 12岁时达到高峰 ,儿童期 AL P、BAL P明显高于成人 (P<0 .0 5 )。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儿童期反映骨生长代谢的生化指标、骨密度、跟骨骨小梁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不能以成人的指标作为判断标准 ,而应采用儿童期的骨生长代谢指标来诊断和治疗儿童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通过 X 线片用光密度仪测量骨矿物质量,国外在50年代已广泛用于临床,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仍用肉眼估计X 线片骨的矿物质密度,前者显然比后者对骨矿物质量的估计优越得多,它可以更早、更准确的判断骨矿质量的变化。活体骨矿物质量的测量不仅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如内分泌疾病、代谢性骨病、某些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控制体重以及中心效应的影响后,我国女性腰椎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研究资料的特点,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拟合我国女性腰椎骨密度的变化曲线。结果:年龄与女性腰椎骨密度呈3次回归曲线关系,在纳入协变量体重后,年龄多项式的系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在控制中心效应后,模型拟合的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在拟合腰椎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曲线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控制体重以及中心效应的影响后,可获得更加准确的回归系数及标准误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诊断骨质疏松症(OP)要分析诊断手段、诊断指标、诊断标准及其在人群中的应用。本文重点从骨质疏松历史的回顾、诊断指标、骨密度诊断OP标准、各种OMD测量仪比较以及脆性骨折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