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前后Tweed三角的变化,了解矫治对颜面侧貌的影响.方法:选用泸州医学院口腔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患者19例,男7名,女12名,年龄14~16岁.均采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用标准方丝弓矫治,矫治后达到个别正常(牙合).在矫治前后摄取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Tweed三角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FMIA角平均增加7.1053度(P<0.05);IMPA角平均减少7.3684度(P<0.05).结论: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后Tweed三角有明显变化,颜面侧貌确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恒牙NFDA5早期正畸治疗中第二恒磨牙正锁NFDA5的病因及矫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矫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矫治的恒牙列早期病例56例,对其中第二恒磨牙建NFDA5中出现正锁NFDA5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矫治方法.结果:56例患者中出现第二恒磨牙正锁NFDA5者11例,占19.64%.第二恒磨牙形成锁NFDA5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以第一恒磨牙带环影响第二恒磨牙萌出道,使其错位萌出最多见.矫治中除传统方法外,在第二恒磨牙粘贴颊面管,采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一般3个月左右即可解除锁结.结论:对于恒牙列早期,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的病例,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止其锁NFDA5的发生,一旦出现锁NFDA5,早期矫治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商品名GC护牙素)对固定正畸所致牙釉质脱矿的影响。选择固定正畸治疗患者40例,经签字同意进入实验。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在口腔卫生宣教的基础上采用单纯口腔卫生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GC护牙素。2组患者从治疗开始,进行连续13个月的牙〖XCz1.tif,JZ〗照片观察。观测指标为牙面是否有新出现的的白垩色斑片或龋洞,统计并计算牙釉质脱矿率及脱矿指数(EDI)。(1)对照组、实验组的牙釉质脱矿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高;(2)对照组EDI高于实验组。在口腔卫生措施的基础上使用GC护牙素预防固定正畸所致牙釉质脱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ic calcium phosphate,CPP-ACP,商品名GC护牙素)在固定正畸过程中预防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签字同意进入实验的固定正畸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 组,每组20名。A组:空白对照组。B组:氟化泡沫组。C组:CPP-ACP组。3 组患者从治疗起始,每月均使用Canon60D专业相机拍摄1次牙照片,共13次,观察时间为13个月。临床检测指标为牙面是否出现新增的白垩色斑点或龋洞,计算牙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EDI)。采用SPSS18.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从12次牙釉质脱矿变化看,A、B、C 3 组的牙釉质脱矿率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3种不同处理方式E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A、C 2 组高于B组,A、C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固定正畸所引起的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正畸时间呈正相关。(2)固定正畸患者,定期使用氟化泡沫能够有效减少釉质脱矿的发生。(3)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正畸患者,定期使用护牙素是预防釉质脱矿的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后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选择患有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前方牵引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矫治后的鞍角、Y轴角、下颌平面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颌凸角、髁顶点Co到y轴的距离等明显增大,面角、上下齿槽座角、髁顶点Co到x轴的距离、颏前点Pog到y轴的距离等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通过正畸治疗后,下颌骨的生长可受到一定抑制,有效改善了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状况,髁突点向后上移位,下颌的位置会发生明显的后移,并以髁突为中心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90项症状清单(Self-reportingInventory,SCL-90)对42例伴TMD的成人正畸患者(实验组),50例无正畸需求的伴TMD的成人错人群(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2组测试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因素上得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实验组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素上得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成人正畸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潘虹海  王洁丽  黄跃  杨四维 《口腔医学》2013,(2):102-104,112
目的建立上颌快速扩弓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获取颅面复合体二维图像原始DICOM数据,结合Mimics10.0、ProE Wildfire 4.0、MSC.Marc.mentat 2005 R3和Geomagic studio10.0软件,建立包含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带环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所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数达到522 800,具有良好的几何和生物相似性,可以导入到CAD软件中进行处理。结论应用螺旋CT结合Mimics10.0、MSC.Marc.mentat 2005 R3和Geomagic Studio10.0软件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谭宇  黄丽  杨四维 《海南医学》2016,(8):1266-1268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自制拉钩在矫治后牙扭转中的应用.方法:采用0.020澳丝弯制拉钩粘贴在扭转牙的舌侧面,在扭转牙颊侧面常规粘贴托槽或带环.在拉钩与托槽或带环上分别挂橡皮链或弹力线形成一组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旋转力作用于扭转牙达到矫治.结果:采用该方法矫治约3~4个月扭转牙得到矫治.结论:采用自制拉钩矫治后牙扭转取得比较快速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颌尖牙及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上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上颌尖牙的生物力学性质提供数字模型.方法:螺旋CT扫描原始模型,运用Mimics软件对DICOM数据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将处理后的数据导人到PRO/E wildfire 2.0,建立尖牙牙体、牙周膜、牙槽骨以及矫治器的实体模型.采用MSC.Patran进行网格划分、参数设定,获得上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左侧上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成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形态,模型包括牙体、牙周膜、牙槽骨、托槽、弓丝、标尺.该模型采用四面体单元划分,共有节点36528个,组成219690个单元.结论:建立上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可以满足对上颌尖牙进行各种力学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