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CNA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例正常子宫内膜、3 0例单纯性增生、3 0例复杂性增生、3 0例非典型增生和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PCNA和Ki-67标记指数 (LI)在非典型增生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组 ,子宫内膜癌组高于非典型增生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CNA和Ki-67LI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PCNA和Ki -67LI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苗族成人体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国苗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隆林县德蛾乡456例20~55岁苗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1)苗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1.9—4.7—1.9),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2—4.2—1.3);(2)苗族男、女20~50岁间随着年龄增加,中因子值明显增加,外因子值略有减少,内因子值变化不大,中因子值的最大值及外因子值的最小值均在45岁组;(3)苗族男女间体型各年龄组差异极高度显著;结论:苗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苗族体脂较少,骨骼肌肉较发达,身体线性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30例正常育龄妇女,28例正常妊娠以及36例妊娠征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结果发现,轻度妊高生与正常妊娠相比,血浆中CGRPK是有下降但不显著(P〉0.05)。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因此推测,妊娠状态下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减少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症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其受体IGF-1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IGF-2和IGF-IR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及50例宫颈癌组织中IGF-2、IGF-IR的表达,同时对IGF-2和IGF-IR表达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2和IGF-1R阳性率分别为74%、76%,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3.33%、26.67%(P<0.001)。宫颈癌组织中IGF-2、IGF-1R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IGF-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中有显著差别(P<0.05),IGF-2与IGF-1R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IGF-2与IGF-1R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PBL+EBM教学模式在妇科临床实习的应用效果,将90名妇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PBL+EBM组45人)和对照组(传统模式组45人),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试卷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BL+EBM教学模式在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的外周血清瘦素及TNF-α水平,并以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为对照。将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肌酐、尿酸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为32.85±11.46n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8.92±3.03ng/ml,P<0.05);轻度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为21.98±4.83ng/m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分别31.13±5.18ng/ml,41.84±10.90ng/ml,与轻度妊高征及妊娠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之间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明显(P均<0.05)。妊高征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肌酐、尿酸正相关(r分别为0.46、0.59,P均<0.01)。(2)妊高征组血清TNF-α水平为22.65±11.48fmol/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9.21±2.14fmol/ml,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11.51±4.12fmol/m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9.46±7.41fmol/ml和32.89±8.31fmol/ml,与轻度妊高征及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之间血清TNF-α水平差异明显(P均<0.05)。(3)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28~33+6周胎膜早破(PROM)期待治疗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孕28~33+6周PROM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孕周分为孕28~31+6周45例和孕32~33+6周58例。按期待治疗时间长短分为两个亚组:A组期待治疗时间<3 d;B组期待治疗时间≥3 d。比较各组孕产妇及早产儿并发症差异。结果:①孕28~31+6周PPROM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和早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宫内感染率均高于孕32~33+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28~31+6周A组早产儿病死率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NR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2~33+6周A组新生儿窒息率、NRDS发生率和早产儿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孕28~31+6周和孕32~33+6周B组宫内感染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适当延长期待治疗时间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生成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并观察微淋巴管生成特点,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存在微淋巴管,但分布不一致。癌中心区微淋巴管数目少,并且多呈闭锁条索状,癌边缘区微淋巴管数目多且多扩张,呈管腔样,有时可在其中发现癌栓。宫颈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为12.5±4.6,与癌中心区微淋巴管密度(5.9±2.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正常组织微淋巴管密度(3.2±2.5)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为19.9±3.2,明显高于非转移组(8.5±4.7)(P〈0.01),且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且主要存在于癌边缘区,癌边缘区淋巴管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MDA、SOD活性及ET-1 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1996 年1~12月对在院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39例,正常晚孕妇女24 例,正常非孕妇女14 例进行血浆MDA、SOD活性及ET-1 水平测定,同时测定产后3~7 天血浆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晚孕组MDA、SOD活性及ET-1均高于非孕妇女(P< 0.05);妊高征组MDA、ET-1高于正常晚孕组(P均< 0.01),SOD活性则低于正常晚孕组(P< 0.05);重度妊高征分娩后3~7 天ET-1、MDA均低于产前(P均< 0.05),SOD则高于产前(P< 0.05);MDA、ET-1 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 0.439,P< 0.01),SOD活性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r= - 0.453,P< 0.01)。表明机体内氧化抗氧化失衡与内皮细胞损伤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