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结果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同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1H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占死因之首位,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85%,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近10%患者可于发病急性期内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我院15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影像表现。结果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直接征象是肾上腺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是本病的特点。结论 CT扫描对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增强扫描有助于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小胰腺癌的CT影像表现。结果 16例中胰头癌9例,胰体癌5例,胰尾癌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MSCT)显示胰管扩张9例,胆总管扩张7例。CT是小胰腺癌的可靠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性卵泡膜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的MR影像表现、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15例均为单发病灶,1例合并浆液性囊腺瘤。左侧10(10/15 66.7%),右侧5(5/15 33.3%),大小约7.5cm×6.8cm×3cm~19.5cm×15cm×7.5cm,边界均清晰,MRI表现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T1WI呈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为主,其内夹杂结节状、斑片状及条索状高信号影(与盆肌信号相比),压脂信号与盆肌信号相似,DWI呈高信号,增强呈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整体强化低于盆肌信号。结论:卵巢实性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同时MRI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灌注加权成像( PWI)在急性外伤性幕上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根据CT检查血肿体积小于40 mL的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急性幕上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发病6小时内行磁共振常规系列、DWI和PWI检查,观察血肿周围微循环变化,存在缺血半暗带者行手术治疗,其余行保守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半年后复查磁共振常规系列,观察脑组织情况。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22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行手术治疗,其余18例行保守治疗;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共发现局部后遗病灶6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发现局部后遗病灶21例。两组经过χ2检验,χ2=13.09,P<0.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PWI和DWI能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为急性幕上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患者是否需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提供客观、精确的判断标准,较传统的手术指征更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与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与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结果:本组32例患者共检查80条颈动脉,两种检查结果一致性为75.0%,其中在对斑块形成的检查一致性为100%。结论:超声与CT诊断都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一致性较好,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3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加三维后处理技术,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