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5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472篇
耳鼻咽喉   153篇
儿科学   222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741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2294篇
内科学   1070篇
皮肤病学   153篇
神经病学   323篇
特种医学   5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51篇
综合类   4850篇
预防医学   2012篇
眼科学   214篇
药学   1804篇
  19篇
中国医学   1884篇
肿瘤学   33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711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528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447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0篇
  196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射频热凝术)49例和观察组(射频热凝+阿霉素)5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NF-α、GSH-Px及IL-1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92.59%)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NF-α、GSH-Px及IL-1β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全转录组测序筛选结直肠癌中特异circRNAs表达谱,挑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hsa_circ_0006867,qRT-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686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测序获得circ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谱,qRT-PCR验证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hsa_circ_0006867诊断结直肠癌AUC为0.851(95%CI:0.775~0.927),当截断值为0.0146时,敏感度为88.46%(95%CI:0.770~0.946),特异度为73.08%(95%CI:0.598~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密切联系,可作为潜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男性免疫性不育症占男性不育症的20%~30%~([1])。目前对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治疗,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笔者运用清肾散瘀方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泌尿男科门诊患者60例,符合男性免疫性不育症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0. 4±5. 5)岁,病史1~9年,平均(14. 5±3. 6)月。对照组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0. 5±5. 9)岁;  相似文献   
4.
5.
6.
在一家妇婴保健院的"阴道炎"专科门诊候诊室中,有一位病员特别引人注目.引人注目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衣着较为鲜艳,而是因为她的年龄最轻.阴道炎,历来是已婚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少女是很少罹患的.为什么少女很少会得阴道炎呢?原来,与她们的局部解剖和生理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性,32岁。6天前当地医院体检B超示“膀胱结石”,无排尿困难,无血尿、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腰酸腰痛、畏寒发热等,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拟“膀胱结石”收入院。入院后行尿道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见膀胱左侧壁至输尿管口周围广基肿物,大小4 cm×3.5 cm, 肿物表面覆数颗大小0.5 cm×0.5 cm小结石,余膀胱壁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术中将膀胱结石直接冲出,术中取膀胱肿物3处组织送病理活检,后行膀胱肿瘤电切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acids,miRN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miRNA的表达量与AMD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AMD患者6例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血液中miRNA的表达量。扩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共纳入126例AMD患者和140名正常人,检测其血液样本中miRNA的表达,比较两组人群间miRNA的表达量差异。结果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共检测出216个miRNA存在表达差异(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111个miRNA表达量上升,105个miRNA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扩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AMD患者中,miR-27a-3p、miR-29b-3p、miR-195-5p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同时,湿性AMD患者血液中miR-27a-3p的表达量高于干性AM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MD患者外周血中miRNA表达量水平有明显变化,miR-27a-3p、miR-29b-3p、miR-195-5p可能成为AMD血清学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资料选择进行产前检查、已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1例产妇,将其作为实验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再随机选取81名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于新诊断标准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旨在寻求最佳防范措施与治疗措施。结果实验组的高血压疾病史的比率为19.75%,年龄>35岁的比率是22.22%,体重指数超过28kg/m2的比率是61.73%,流产史的比率是19.75%,妊娠期糖尿病史17.28%;对照组的高血压疾病史的比率为2.47%,年龄>35岁的比率是6.17%,体重指数超过28 kg/m 2的比率是24.69%,流产史的比率是3.70%,妊娠期糖尿病史4.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SPSS-回归-二元Logistic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年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家族史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对GDM孕妇进行定期监测体质量,血糖水平,尿酮,B超评估胎儿是否异常的全程随访跟踪管理,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母婴的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炎1号方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共52例,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1号方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24 h后Upr、CHOL、TG、Scr、Fg、D-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补体C3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1号方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较好,能更有效地控制患者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胆固醇,并且能调节机体体液免疫紊乱、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