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样自然风干时间对放线菌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最有利于土壤放线菌分离的自然风干时间。方法:通过对海南的土壤样品自然放置1、7、15、21、30d的土样分别进行分离,并对其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放置7d的土样,细菌和真菌菌落数下降明显,且放线菌种类齐全;放置21d的土样放线菌挑取基本不受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影响,且放线菌单菌落突出,其种类减少不明显。结论:故土样放置7d和21d适合放线菌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岭南山竹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岭南山竹子树皮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齐墩果酸(1),β-谷甾醇(2),豆甾醇(3),presqualene alcohol(4),δ-生育三烯酚(5),cambogin(6)。结论化合物1、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对小鼠耐常压密闭缺氧的影响。方法采用ADP体外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用全血电阻法分别测定各实验组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程度;采用常压密闭实验测定各试验组小鼠耐缺氧生存时间。结果瓜薤胸痹滴丸0.77,1.54 g/kg剂量组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程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瓜薤胸痹滴丸2.31,1.155,0.578 g/kg剂量组的小鼠缺氧生存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瓜薤胸痹滴丸对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延长小鼠耐常压密闭缺氧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瓜薤胸痹滴丸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瓜薤胸痹滴丸1.54g/kg剂量组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1.54g/kg和0.77g/kg剂量组能抑制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结论 较高剂量瓜薤胸痹滴丸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岭南山竹子树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树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法对山竹子树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以及根据所获单体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紫外、核磁共振、质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竹子树皮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10-hydroxybotryococcene(1)、peplusol(2)、stigmast-4-en-3-one(3)、parvifiol(4)、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bis(2-methyl heptyl)ester(5)、camboginol(6)、pedunxanthone C(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胆木叶的水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胆木叶的水溶性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胆木叶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4个配糖体.经过波谱和理化性质分析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I)、胡萝卜苷(Ⅱ)、山萘酚-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Ⅲ)、芦丁(Ⅳ)和Pumiloside(Ⅴ).结论 化合物Ⅰ、Ⅲ和Ⅳ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晶等方法对诺丽鲜果及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诺丽鲜果和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从诺丽鲜果中分离并鉴定出了β-谷甾醇、异东莨菪亭内脂、熊果酸、熊果酸甲酯共4个化合物。而从诺丽发酵汁中分离鉴定出了β-谷甾醇、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东莨菪亭内脂共3个化合物。结论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中共有的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现代色谱技术对岭南山竹子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鉴定获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岭南山竹子树皮中获取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二氢槲皮素(2),Isojarcareubin(3),Jacareubin(4),Dulxanthone-B(5),齐墩果酸(6),2-羟基丁二酸甲酯(7)。结论化合物2、3、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岭南山竹子叶三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岭南山竹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类成分,其结构分别是:5 (6)-gluten-3α-ol(1),24-Methylenecycloart-3-one(2),木栓酮(3),表木栓醇(4),熊果酸(5).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细菌纤维素生物理化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菌纤维素是由部分细菌产生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最早由英国Brown在1886年发现,为了与植物来源的纤维素相区别,将其称之为“细菌纤维素”。某些细菌合成纤维的速度及产率要比植物高许多,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简称Ax)就是其中突出代表。Ax合成细菌纤维素在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