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在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302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8例,女144例.年龄3.5 ~65.0岁,平均41.0岁.合并集合系统积水216例,合并集合系统积脓37例;34例有开放取石手术史.患者均应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治疗.硬膜外或全麻下,俯卧位,肾脏不固定,术中应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14 ~ 16 F通道,利用硬质工作鞘活动灵活的特点,在连续大流量灌注持续低负压吸引下,采用100 W钬激光碎石,术中结合B超引导同步吸引取石.结果 302例均成功建立通道,共建立通道329个.291例一期手术,11例合并集合系统积脓行造瘘后二期取石.手术采用单通道280例(92.7%)、双通道17例(5.6%)、三通道5例(1.7%);低位入路通道322个(97.9%),高位入路通道7个(2.1%).平均每个通道建立时间3.2 min,平均取石时间55.4 min.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9.7% (271/302),单通道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0.0%(252/280),ESWL或二期经皮肾镜手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0%(296/302).输血11例(3.6%),术后介入治疗4例(1.3%),术后发热25例(8.3%),无周围脏器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工作鞘活动度大,取石方便灵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快速、安全、准确,通道设计更合理,能够提高单通道一期清石率,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1概述环状异物致阴茎绞窄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男性生殖器损伤,儿童及成年人均可发生。常见绞窄物有戒指、轴承、螺母、金属管、杠铃固定环、锤头、绳索、磁铁环、铁丝、玻璃或塑料瓶口、橡皮带、尿套~([1])、头发~([2])等。儿童常因玩耍、对生殖器好奇、防治夜间遗尿等原因将异物套于阴茎上。成人常见于手淫、性好奇、异物癖、精神异常等,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前后膀胱质量变化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BPH住院患者52例(试验组),无下尿路梗阻老年患者15例(对照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行B超测定膀胱质量(utrasound estimated bladder weight,UEBW).试验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再次行UEBW.结果 试验组52例UEBW(92.8±41.5)g;19例失访,术后33例UEBW(62.1±22.6)g;术后排尿异常7例UEBW(73.6±22.3) g;术后排尿正常26例UEBW(59.1±24.5)g;对照组15例UEBW(41.8±9.2) g.5组UEB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0,P<0.01).其中试验组术前UEBW较术后高,试验组术后UEB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可因膀胱出口梗阻(BOO)致膀胱产生相应变化,膀胱壁增厚,膀胱质量增加.通过手术解除下尿路梗阻后膀胱可以得到部分恢复,但无法恢复至正常膀胱水平.膀胱质量测定可以应用于BPH术前和术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留置肾造瘘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地对肾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降低,并且患者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治疗的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莫西沙星片,1次/d,0.4g/次,并联合应用玄驹胶囊(复方),3次/d,3粒/次,对照组单纯口服莫西沙星片,1次/d,0.4g/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莫西沙星与玄驹胶囊(复方)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1日-2013年1月1日共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合并症诊断和治疗,在充分评估手术耐受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结果:本组102例患者经过治疗,7~14d内均恢复了自主排尿功能。本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由手术前的(33.6±1.2)分下降为(9.1±1.3)分;最大尿流率由手术前的(6.5±1.7)mL上升为(21.4±4.9)mL;生活质量评分由手术前的(4.6±0.3)分上升为(6.9±0.4)分;残余尿量由手术前的(352.1±0.5)mL下降为(27.3±0.1)mL,上述各项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在小儿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小儿肾结石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均在B超引导定位下,采用自制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对患儿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肾盂内压,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均为一次一个通道取石,取石时间平均27min,术中肾盂内压为2.5±6.1mmHg之间,结石取净率为94.7%,出血量少。无尿瘘、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自制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对患儿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肾盂低负压,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PCN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1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超声实时监视穿刺针按照设计通道穿刺,建立理想经皮肾通道后行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术中实时结合超声引导碎石、取石。结果 2312例均成功建立2719个经皮肾通道,2205例行一期取石术,其中有36例合并集合系统积脓;101例合并集合系统积脓造瘘引流后行二期取石;6例因建通道后出血改二期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93.5%(2062/2205)。术后发热192例(8.3%),无周围脏器损伤及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实时引导PCNL的临床应用,能够设计理想的经皮肾通道,超声监视下能够准确、快捷、安全的建立经皮肾通道。减少了建立通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对提高经皮肾单通道清石率起到决定性作用。术中实时超声检查,能够确定残石位置,为进一步清石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单通道一期清石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基础上,应用自制的经皮肾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以下简称"专利鞘")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安全性和优点。方法 9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均在超声定位及引导下穿刺,采用专利鞘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先用吸附装置清理脓液及脓栓,并在肾盂低压状况下,应用钬激光碎石并将结石吸出。结果 9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菌血症、脓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8例取尽结石,1例结石有残留,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排尽。术后随访3~10个月,9例患者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应用专利鞘治疗肾结石并积脓,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一种安全可行、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方法与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输尿管狭窄长度及程度,对26例27处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狭窄内切开进行治疗,术后留置双J管6~12周.结果:26例均手术成功,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月,痊愈19例,好转4例,无效3例.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